望海路综合改造,展现“东台第一街”的傲人风姿
改造后的望海路效果图
望海路,原名新东路,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西至新东广场,东至苏中广场,全长两公里,双向四车道,由绿化带间隔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四十年间,望海路曾先后多次建设改造。1981年望海桥建成,向西拓建与东亭路相连;1995年结合旧城改造,向西延伸至北关路,快车道全线改造为水泥混凝土路面;2002年,对沿街多幢建筑立面进行简欧风格改造,将部分区域管线入地,人行道铺装彩砖,并更新了部分路灯,整修了绿化岛等;2007年,为了迎接市庆20周年,对沿线广告牌和立面再次进行了改造。
历经数次“改头换面”,望海路不仅变长了,而且变美了。作为市区现有历史最悠久、人气最旺盛、车流最密集、功能最齐全的城市主干道,台城的大商场、大超市,如国贸大厦、苏中大厦、金茂百货、乐天玛特等像一颗颗珍珠散落在望海路两侧,形成了东台最繁华的商业圈;过半数的银行总部和若干的金融分支机构纷纷进驻望海路,使其成为东台名副其实的商业金融中心;而望海路深厚的文化底蕴,鳞次栉比的各种商店,高档次的宾馆、酒店等等,都让这条繁华的商业街风光无限,成了集中展示东台对外形象的重要区域。可以说,在东台,望海路的地位,就相当于上海的南京路,南京的新街口,苏州的观前街。这条集商业、金融、服务中心于一体的“东台第一街”,每日里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外地人来东台,如果没有在望海路上走一遭,那就等于是白来了一趟。
时代在进步,城市建设在快速发展,而昔日东台人为之骄傲的望海路,却没能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12米宽的双向四车道,让机动车司机觉得“挤”,破损的非机动车道让电动车主、自行车主饱受“颠簸”之苦。
早日让“东台第一街”与时俱进,展现新姿是东台市民的期盼。今年年初,望海路改造就被列为年度城建重点工程。8月21日,市政府专题召开望海路综合改造动员大会,号召全市上下行动起来,大干一百天,对望海路道路沿线区域进行整体改造,通过提升道路水平,完善功能分区,统一立面色调,提升绿化品位,丰富亮化层次,把望海路全力打造成中心城区集聚公共功能、展现城市活力、彰显城市特色的功能之轴、交通之脉和景观之廊。
四措并举“改观”望海路
望海路综合改造工程,西起北关路,东至东进大桥,全长3055米。其中北关路至范公路段规划道路红线35米,双向四车道;范公路至东进大桥段规划道路红线42.5米,双向六车道。改造工程包括道路提升、杆管线迁移、立面改造和市容出新四大块内容。
道路提升在尽可能保留原有水泥及沥青混凝土结构基础上,加铺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适当拓宽快车道宽度;慢车道对坑塘、裂缝等病害进行预处理后,加铺10CM厚沥青混凝土面层;人行道铺设苏布洛克砖,其中红兰路至范公路段人行道铺装石材;拆除磊达转盘,对北关路口、磊达广场、茧都广场、苏中广场、滨河路五个交叉路口进行交通渠化改造;拆除望海桥中间拱桥,改建平桥,与两侧已建成的平桥顺接,引坡进行降平改造。雨水管道与道路改造同步进行,保留原有排水系统,增设部分雨水口,更换雨水井及检查井盖,提高排水能力。未来的望海路,三道分明,平坦宽畅,将更好的承担起沟通东西的城市主干道功能。
杆管线迁移,直接关系着望海路改造工程能否顺利推进。目前,初步确定所有杆管线迁移必须9月10日前实施到位。此次杆管线迁移共涉及供电、供热、供水、供气、电信、路灯、移动、电视、联通等九家单位,原则上所有杆管线一律入地,由于工程量大、施工复杂,各单位都将派专人现场跟踪指导,及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识,制订安全应急方案。
立面改造工程涉及沿线74幢楼房。改造内容包括建筑物和附着物两部分,具体有外墙、屋顶、阳台和落水管色彩装饰,广告牌、灯箱、遮阳棚改造等。由市住建局出具细化到每幢楼的设计图纸,市城管局及工商等部门负责督促各产权单位按照要求实施到位。对于信合大厦、国贸大厦等立面效果较好、与此次改造风格基本吻合的沿街建筑物,由产权单位组织清洗出新;对于沿街多产权住宅楼,由市城管局按照设计方案,统一组织外墙涂料刷新,装饰阳台空调,安装空调机百叶,统一规整低层广告牌;对于沿街商业楼,组织产权单位在墙面外挂铝塑板,局部以石材、面砖贴面,统一设置店招店牌;对于企事业单位办公楼,由所在单位以面砖贴面,局部贴挂石材,更换玻璃幕墙,统一设置广告牌,提升整体视觉效果。未来
风格统一,形象清新的望海路将成为台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市容出新工程,以绿化、亮化、美化建设和完善部分市政设施为主要内容。通过改造绿化岛,新建品味时尚的绿化花池;扶正、修剪补植原有法国梧桐;增设四处街头绿地,丰富绿化色彩,彰显绿化层次。新建人行道步道灯,更换绿化岛路灯灯型,增设霓虹灯,完善沿街楼宇亮化,形成地灯、路灯、霓虹灯和楼宇轮廓灯为一体的立体亮化效果。规范改造沿线报亭、电话亭和跨街广告牌,提升沿线果壳箱,增设部分公共厕所,对交叉路口交通信号灯实施改造,同时合理设置治安监控探头系统,进一步完善道路功能,提升整体形象。未来的望海路,白天姹紫嫣红,赏心悦目;夜晚霓虹闪烁,美轮美奂,将成为展示东台对外形象的最佳“窗口”。
齐心聚力打造现代化景观长廊
作为今年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也是惠及广大群众的造福工程,用100天的时间出新望海路,工期之短、难度之大,如何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综合改造的各项目标任务,这需要各相关部门立即行动,凝心聚力,精心组织,共同打一场攻坚克难的硬仗。
前一阶段,按照高起点、整体性、特色化的要求,望海路改造指挥部选择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南京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望海路综合改造方案设计。为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还邀请了南京大学、省规划院等专家,对望海路综合改造方案进行充分论证。
动员大会之后,各相关部门迅速“出兵”。具体负责工程建设的市住建局倍感责任重大,压力千钧。8月24日,工程人员上路对整个路况进行实地勘查。据了解,本月底,即可完成路面弯层测定、混凝土路基加固补强、招标确定路桥施工单位等前期准备工作。下月上旬,望海桥主体拆除,11月底前将快车道、侧分带、慢车道以及人行道改造到位,完成桥梁主体及两侧引坡改造建设任务。市住建局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细化措施,制订倒计时的工作计划,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有关单位,落实到每个具体工作人员,实行每周通报一次督查情况,每月组织一次集中会办,确保望海路综合改造工程优质高效如期推进到位。
启动望海路综合改造工程,既是改善城市“硬件”设施,优化市容秩序,美化市容市貌的惠民之举,更是着眼于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全局,打造宜居城市的长远之计。承担城市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市城管局责无旁贷。市城管局除了组织和实施沿线建筑门面出新改造工程外,还要负责全面改造望海路亮化设施,全面提升望海路户外广告设置水平,并对综合改造期间的市容秩序管理进一步强化。为保证市民出行方便,市公安局配合工程进展,制订道路施工阶段交通安全保障方案,全力保证交通畅通。合理安排交巡民警布点执勤,保证主次干道、支线、巷道岔道口都有民警或辅警把守。并与综合改造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施、同步施工,服从全省320道路监控系统要求,建成一套智能化、高清晰的监控系统,确保望海路的交通安全设施在全市道路中设施最全、布局最优、功能最好。
望海路综合改造,市民反响热烈
市区一家名为“巴黎春天”的服饰店老板娘陈女士说,她挺担心改造期间服装店生意受影响,但是考虑到全市的发展,她还是支持改造,她希望改造后人行道能够宽一些,这样人行道就可以汇集更多的人流,店里的生意自然也会变好。
望海桥下一家化妆品专卖店的焦女士对望海桥的改造抱有着很大热情。她说,望海桥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她店里的生意,由于桥身坡度以及栏杆的存在,她店前人行道上人流不是很多。这次改造,望海桥改成平桥,焦女士对自己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充满信心。
市民小郭是大学生,他说,为了东台更好的发展,望海路应当进行改造,但他认为,望海路的改造不应该停留在路面的拓宽、加固等方面,应当在绿化、公交、交警力量以及相关便民设施上都进行改造升级。他特别强调了对公交站点、私营摊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改造,他建议公交站点的部分位置可以仿效其他城市在站点设置报刊栏。
此外,望海路的改造也引起网友的热议,不少网友纷纷提供改造方案。其中,有网友这样建议,这次望海路综合改造能否考虑在新东广场、苏中广场、磊达广场、大润发超市十字路口等各个人流密集、车流量大的重要节点,合理分流人流车流,减少人车混道、抢道,造成交通堵塞、影响交通安全等问题,学习和借鉴其他城市的一些成功建设经验,提高东台的城市建设水平。
望海路未来的美景还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但是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各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有全体市民的全力支持,元旦之前,望海路定会旧貌换新颜。 可以说,在东台,望海路的地位,就相当于上海的南京路,南京的新街口,苏州的观前街。这条集商业、金融、服务中心于一体的“东台第一街”,每日里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外地人来东台,如果没有在望海路上走一遭,那就等于是白来了一趟。
:lol:lol:lol 本帖最后由 半月弯刀 于 2012-11-29 08:15 编辑 <br /><br />已经动工了,以后从家到店得选择别的路线了
<P> </P>
<P> </P>
<P> </P>
<P> </P>
本帖最后由 半月弯刀 于 2012-11-29 08:15 编辑 <br /><br />又是花了十份钱办了三份事的工程
又有多少行贿受贿的事情在发生了 本帖最后由 半月弯刀 于 2012-11-29 08:15 编辑 <br /><br />唉,这世道就这样了 那我下次回家不会也要改道吧? 路还是通的,只是没那么畅了。
望海路是我市中心区域东西向中轴线道路,承担过境交通、西城东区组团间联系交通及中心区重要生活性交通等多重功能。由于建成年代较长,道路在交通、景观等方面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根据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见,和前期广泛开展调研和认真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决定从现在起,集中力量突击100天,进行望海路全面改造出新。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改造内容:
望海路综合改造工程,西起北关路,东至东进大桥西引坡,全长3055米。其中,北关路至范公路段规划道路红线35米,范公路至东进大桥段规划道路红线42.5米。
1、道路提升:本着“快速、高质、节约、环保”的原则对原有水泥路面进行沥青混凝土改造,尽可能保留原有水泥及沥青混凝土结构,加铺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适当拓宽快车道宽度,调整人行道路面结构,改善道路通行能力,提升道路景观效果。根据原有道路状况,分段制定改造方案,其中:
北关路至磊达广场段:长415米,快车道由12米拓为15米,加铺4cm厚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改造慢车道;人行道铺设苏布洛克砖;北关路口(老西十字街口)进行交通渠化改造。
磊达广场至望海桥西引坡段:长220米,快车道由12米拓为15米,直接加铺10cm厚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慢车道对坑塘、裂缝等病害进行预处理,加铺10cm厚沥青混凝土面层;人行道铺设苏布洛克砖;拆除磊达广场转盘,进行交通渠化改造。
望海桥及两侧引坡段:长270米,拆除中间拱桥,改建平桥,与两侧已经建成的平桥顺接,对桥梁引坡一并进行降平改造。
望海桥东引坡至范公路段:长1440米,快车道由12米拓为15米,对挂角、裂缝、破损等病害水泥板块处置到位后,并经灌注浆处理,弯沉测定合格后,摊铺10cm厚左右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慢车道对坑塘、裂缝等病害进行预处理,加铺10cm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红兰路口以东人行道铺装花岗岩石材面层;新东广场、苏中广场进行交通渠化改造。
范公路至东进大桥段:长710米,道路红线宽度由35米拓至42.5米,快车道由12米拓至双向六车道22.5米宽,拓宽部分新建水泥混凝土基层后,与原混凝土路面一并加铺10cm厚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新建慢车道及人行道,人行道铺装苏布洛克砖。
雨水管道改造:
与道路改造同步进行,保留现状排水系统,增设部分雨水口,更换雨水井及检查井井盖,提高排水能力。
2、杆管线迁移方面:原则上所有杆管线一律入地。各杆管线单位负责8月23日前,将实施方案报望海路出新改造指挥部,经审批后立即组织实施,9月10前实施到位,资金由各杆管线单位自筹解决。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各杆管线单位制定安全应急方案,派专人现场跟踪指导,及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识。
3、立面改造方面:苏中广场以西段沿街两侧建筑物立面(包括店招店牌)分类实施出新改造,合计74栋,具体改造方式和内容详见附表。
4、市容出新:主要实施绿化、亮化、美化改造建设,同时完善部分市政设施。
绿化:对沿线绿化进行改造,增加绿化花池,丰富绿化色彩,彰显绿化层次。(1)改造绿化岛:原有香樟树和绿化岛中的紫薇、红叶石楠、法青进行迁移。迁移的苗木用于市区部分地段补植或寄栽于苗圃。新建绿化岛的植物配置注重层次、色彩搭配和季相的变化,主要栽植品种有黄馨、常春藤、络石、金钟花、蔷薇等,并点缀应时草花,丰富道路绿化景观效果。(2)改造行道树:保留原有两侧法国梧桐,以扶正、修剪为主,结合人行道改造,补植和新增缺株树池内的树木,并对树池内露土部分进行绿化覆盖。(3)规划建设公共绿地:根据望海路公共开放空间规划,在东进公园和憩园两处绿地基础上,新增四处街头绿地。
道路配套设施:对望海路亮化、跨街大型广告牌、电话亭、报亭、公厕、果壳箱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建设改造;对望海路沿线交叉口交通信号灯实施改造,合理设置治安监控系统,进一步完善道路功能设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