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不怕 地震小知识
本帖最后由 紫水晶 于 2011-1-22 13:33 编辑江苏省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1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
第一组:宿迁,宿豫*
2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第一组:新沂,邳州,睢宁
3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第一组:扬州(3个市辖区),镇江(2个市辖区) 东海沭阳泗洪江都大丰
4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第一组:南京(11个市辖区)淮安(除楚州外的3个市辖区),徐州(5个市辖区),铜山,沛县,常州(4个市辖区),泰州(2个市辖区),赣榆,泗阳,盱眙,射阳,江浦,武进,盐城,盐都,东台,海安,姜堰,如皋,如东,扬中,仪征,兴化,高邮,六合,句容,丹阳,金坛,丹徒,溧阳,溧水,昆山,太仓第三组:连云港(4个市辖区),灌云
5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第一组:南通(2个市辖区),无锡(6个市辖区),苏州(6个市辖区),通州,宜兴,江阴,洪泽,金湖,建湖,常熟,吴江,靖江,泰兴,张家港,海门,启东,高淳,丰县【丰县在徐州市里最安全】
第二组:响水,滨海,阜宁,宝应,金湖
第三组;灌南,涟水,楚州
按照这个来看:睢宁新沂邳州最容易受地震破坏,市区沛县铜山次之,最安全的是丰县!!
地震等级与抗震设防烈度之间的关系
一、震级与烈度统计对应关系(参考):
抗震设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震中烈度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Ⅺ XⅡ
震 级:1.9 2.5 3.1 3.7 4.3 4.9 5.5 6.1 6.7 7.3 7.9 8.5
二、中国地震烈度表 (简要)
Ⅰ度; 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 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 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 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 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 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 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 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度; 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Ⅺ度; 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ⅩⅡ度; 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举个例子说,震级就象日光灯,瓦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烈度就象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对同一盏日光灯来说,距离日光灯的远近不同,各处受光 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样。
再给你说个很简单通俗易懂的道理,小时候玩向池塘里扔石头的时候。扔下石头后水面不是有一圈一圈的水波浪。
这里的震级就相当于你扔的那块石头的重量,而水波浪呢就相当于裂度。因此,同样的震级,以震源为中心,距离越远,对建筑物的影响越小,也就是所谓的裂度,设计时只说裂度,是因为不知道这个震源在哪里。
为何我们设计时不能直接把抗震设防和地震等级挂钩呢,因为地震等级并不能代表对房屋的破坏程度。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强弱,它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来决定。而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异的,它受着当地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对震级相同的地震来说,如果震源越浅,震中距越短,则烈度一般就越高。同样,当地的地质构造是否稳定,土壤结构是否坚实,对于当地的地震烈度高或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地震等级,而地震影响范围内的各地却有不同的地震烈度。再举个例子,在距地表下5公里发生的5级浅源地震,对建筑的破坏程度可能比发生在地表下650公里的7级深源地震对建筑的破坏程度更大!在不同地方发生同样等级震源相同的地震,因为地质构造的不同、土壤类型的不同,对当地建筑的破坏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设计时是无法用地震等级作为设计的基准的。所以,建筑抗震是以国家规定的当地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作为抗震设防烈度,并考虑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进行设计的。 很有价值,谢谢分享 自家人,讲什么客气话。
水晶,我看了,还是怕怕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