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案、李案的联想及一些事情的探寻
点一下腾讯的药案链接,居然是文不对题的东西,再想一下李案,于是我搜索了一下“招人 河北大学”,天涯论坛上有人说:河北大学的不敢招,找来了同事、公司不得被出卖光了。于是又点开腾讯的共和国词典020期,有关于当年白卷英雄的事情的介绍:
拯救“教育革命”的“白卷英雄”
1973年,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走到了第7个年头,最初的运动激情已渐渐消散。林彪北逃之后,在思想文化领域,随着周恩来开始整顿“教育革命”,国务院决定实施文化考查——大学招生重新加入了考察文化水平这一项,校园里顿时刮来了一阵清风。然而一个地方上的普通学生在考试中交上来的一张白卷,却让极左思潮来了一次政治上的大反攻,“教育革命”迎来了第二次高潮。
这位学生就是后来以“白卷英雄”知名的张铁生。平素疏于学习的他为了通过入大学考试,在语文试卷上,他不去答题,而是写了一篇《大学门,为谁开?》的求情信——信中他指责爱学习的学生“把升大学当作离开农村的跳板,经过几个月的专心抠书,有可能答满分,但他们为的是个人奋斗,个人前途,不是为革命深造”,“培养这样的大学生,只能是使人民失望的废料”;而他自己则是“自我表现胜似黄牛”,恳请各位领导帮助实现他上大学的“自幼的理想。”在正常时期,这篇神奇的文章本只会作为笑谈,但在特殊的年代,在一些人手里,却可以成为一件犀利的武器。这篇文章被主政辽宁的毛泽东侄子毛远新派专人修改后先是发表在《辽宁日报》头版,然后又被人民日报全文转载。极左派称张铁生对“修正主义考试”交—了—份“白卷”,而为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作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张铁生也因此上了大学,成了“反潮流英雄”。然而,这终究是过于荒唐的事情,仅辽宁日报就收到两千封来信反对张铁生上大学。
很像知道张后来咋样了~
百度结果:
张铁生现状
1991年10月6日,张铁生刑满获释,接他出狱的是他在铁岭农学院的老同学董礼平,此时,她已是沈阳农业大学的一名讲师。
当年12月22日,张铁生出狱后的第78天,他和董礼平在兴城县城举行了婚礼,出席的只有家人、亲戚和几位同学。一年后,张铁生在妻子和朋友的鼓励下开始了经商生涯。他先在一家饲料公司当小职员,干一些杂活。1995年,张铁生和另外三人在沈阳成立了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如今,这家公司已经成为中国饲料业前10名的大型农牧集团,净资产过亿元。现年60岁的张铁生除任集团公司商政总监外,还兼任监事会主席。
当人们对“白卷英雄”变“千万富翁”的传奇议论纷纷时,张铁生说:“我是一个平凡人,我只想过普通人的日子。” “然而,这终究是过于荒唐的事情,仅辽宁日报就收到两千封来信反对张铁生上大学。”
CCAV每天能收到多少信呢? 想得够远的。
也曾从愤青走来,如今已是心如死海,不要说蛋定了,连蛋都没了。 阿拉的信仰就是AV,阿拉的宗教就是AV,玩美生活。 我好像凹凸了,没看明白哎
药案、李案和“白卷英雄”有什么联系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