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网
标题:
你知道东台蹲门的"蹲"怎么读?
[打印本页]
作者:
伊酷
时间:
2009-8-8 09:11
标题:
你知道东台蹲门的"蹲"怎么读?
知道的请跟贴.
作者:
为爱上锁
时间:
2009-8-8 09:26
盛门!
作者:
伊酷
时间:
2009-8-8 09:53
好像不对.
作者:
我是东台人
时间:
2009-8-8 10:25
蹲门望归的传说(作品编号:035)亭湖/河海洋
古老的中华文明中,璀璨着无数关于“孝”的故事,就我的家乡黄海之滨的这片古盐碱地上,就流传着许多这样的传说,感动过王祥卧冰救母,听着董永卖身葬父,昨日又闻蹲门望归的祈盼……
蹲门是位于古范公堤以东的一个小镇,据说故事发生的年代,只是海边的一个小村落,十几户人家,就这样散落在一片盐滩上,出海捕鱼是他们最主要的生存途径,无论风雨,无论酷暑,继续着海滨人家男人打鱼,女人织网的日子,风平浪静地过着逍遥天外的日子,不过,谁又能料着苍天的心思呢?一曲风云变幻注定是要多雨多浪,既然也是多险的。
古语有母以子贵的说法,而在普通人家,子又多以孝母来感恩生命的一遭。在蹲门这样的小地方也同样如此。淳朴的乡风,孕育了孝和顺的赤子。一位村落上出名的孝子N,其母爱吃鱼,而N则每日勤恳捕鱼,内心只期望日日看到母亲吃鱼的幸福,拳拳孝顺之心可昭日月。就是在一个连绵烟雨的日子,为使母亲能够吃上喜爱的鱼,他勇猛地破浪而渔,在大海的面前,人又是何其渺小,恶浪滔天而来,席卷而去,连同海面上的一切埋葬大海深处,当然也包括贤孝之子N,风继续吼,浪继续卷,太阳以浓云为幕,不忍触目这份残忍。从此,村口潮海的方向,多了一位耄耋老妪,躬驼了身板,蹒跚了双腿,望穿了迷目,哆嗦了手指的方向,烙印成一尊望子早归的塑像,把子孝母爱浓缩成历史的画卷,在蹲门传扬,在黄海的涛声里传诵。人们把老妪脚下的一双凹陷的脚印,从此命名为蹲门。因此,蹲门的扉页上,天然地增添了这个感动天地的美丽传说,它关于孝,也关于爱!
朋友讲完这个美丽故事的时候,我的双眼不禁湿润,盈满感动。羊跪乳,鸦反哺。为子之孝而感动,为母亲的爱而感动,也为这方人杰的土地而感动……,多少笑谈风雨中,多少辛酸话古今,感叹像蹲门一样的地方,感叹如打鱼的赤子N一样的孝子!无论在春天,夏天,秋天,还是冬天,我们都期望这样的故事永远传唱,永远被当下的人们演绎,这也许就叫做文明,因此,我相信文明的力量,也同样相信文字的力量!
走出餐厅,皓月当空,微风轻拂,相牵的男女,溜冰的少年,热闹着街市,也热闹着生活,我想在我们的身边,像蹲门一样的故事,一直在吟唱,那是一定的!人们用笑脸作答!而市民广场的大屏幕上正播放着这个八月最火热的盛典——北京奥运,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运动员们,正全身全心地进行着一场又一场世界性的赛事,我想,在中国,在北京的期间,他们会更切身地感受到中国元素、中国精神,比如北京胡同,比如长城故宫,也比如像蹲门望归这样的“孝”治传说!
那么,和谐又仅仅是梦想吗?同样也是一份责任,每个世界公民应当担当的社会责任!蹲门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
作者:
我是东台人
时间:
2009-8-8 10:27
“蹲门”是东台海边的小渔村,读“城”门。
作者:
惜缘
时间:
2009-8-8 12:27
读cheng(第二声)东台向东的公路就叫东蹲线
作者:
Baby-face
时间:
2009-8-8 13:43
我都不晓得东台有这么个地方。
作者:
伊酷
时间:
2009-8-8 14:18
原来蹲门还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欢迎光临 东台网 (http://bbs.cn0515.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