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网
标题:
[苏州]苏州上海打造半小时经济圈 "一体化"实现双赢
[打印本页]
作者:
伊酷
时间:
2009-8-22 16:24
标题:
[苏州]苏州上海打造半小时经济圈 "一体化"实现双赢
“学习上海,依托上海,接轨上海,服务上海”,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日益彰显,苏州积极推进产业承接、交通对接、生活链接,把离上海近的优势做足做透——
“同饮一湖水,同是一家亲”。苏州紧临上海,一直以来都是得到上海辐射最多、受益最大的城市。
上世纪70年代,苏州乡镇企业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了上海等地“星期天工程师”的智慧,并与上海工业配套,加快了发展步伐。乡镇企业逐渐成为支撑苏州经济的参天大树。
上世纪80年代,苏州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而上海是外资进入中国大陆的“桥头堡”,苏州依托紧临上海的区位优势,加快走向世界,逐步形成外商投资密集区,直至成为全国利用外资第二大城市。
进入新世纪以来,苏州更是按照江苏省委提出的“学习上海,依托上海,接轨上海,服务上海”的战略部署,主动对接,加快融入,千方百计把离上海近的优势做足做透。一方面苏州把“东进”作为中心城市的首要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城市快速干道、轨道交通等道路建设,力争无缝接轨上海。
2004年底,苏州在制订服务业跨越计划时,确立了“和上海错位发展现代服务业、借同城效应走向世界”的发展理念;现在,苏州即将出台的新一轮服务业跨越计划又明确提出,“打造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互补的功能性金融中心”。
今年6月,苏州党政代表团再次把“取经之旅”的第一站定为上海,在学习上海应对危机、加快转型的先进理念和做法的同时,重点是如何进一步做好“接轨上海、服务世博”这篇大文章。
产业承接
一年引进上海项目500个,总投资157亿元
今年6月,上海投资商在太仓设立了苏州创祥木制品有限公司,总投资3亿元。数据显示,2008年全年,苏州引进的上海项目有500个,总投资达157亿元。今年上半年已有295个投资项目落户,总投资55亿元,其中投资在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1个。
近年来,苏州的产业承接已经从一般的产业协作向资本融合发展;从单一项目合作向科研开发、市场营销、整体合作方向过渡;从以工业领域为主向金融保险、物流服务、商贸流通、旅游、房地产等全方位拓展。比如,上海交大、华东理工、中科院上海分院与太仓科技局共建了国家技术转移联盟太仓工作站;东华大学将与太仓合作共建化纤加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服务化纤加弹企业;中科院上海光机研究所、上海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最近陆续有项目入驻太仓。
地处苏沪交界处、距上海市中心约25公里的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自2005年启动建设以来,叠加“上海的区位优势、江苏的政策优势、昆山的成本优势”,定位于上海的“卫星商务城”。花桥国际商务城未来将形成“1030”时空效应,在商务城的任何一点,10分钟之内,可以到达城铁、轻轨站和高速公路互通;30分钟之内,可以到达上海市中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城效应。而花桥的人力资源、生活费用比上海便宜,如房价、租金相当于上海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
面对上海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机遇,花桥国际商务城力争再经过3年多时间的努力,基本形成拥有30万商务和服务人口、10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商务城市构架。
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益临近,预计将有7000万人次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而且87%的国内外游客希望参观世博会之后,到周边城市看看。如何抓住这一巨大商机?作为紧临上海、处于世博会第一辐射圈的苏州市,在2005年就启动了参与上海世博会工作,以旅游为突破口,实施“世博在上海、旅游在苏州”行动计划;2007年第一个与上海世博局签订《接轨上海、服务世博、全面合作框架协议》;2008年“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案例顺利通过国际遴选委员会评审,成为江苏省唯一入选城市最佳实践区展馆案例;此外,世博会主题论坛、长三角城市“友谊日”等活动的筹备工作也正加快推进。
而不少苏州企业,现在已经分到了世博的“第一杯羹”:太仓虹泰苗木公司成功获得上海世博会180万株月季、50万株芭蕉金盘及熊掌木的订单,成为上海世博会苗木培育基地。到上海世博会正式举办时,太仓市花月季将会艳丽绽放在各大场馆。一部以海宝为主角,世博展馆为场景的动画宣传片正在苏州鸿鹰动画加紧制作;苏州舞之数码动画制作有限公司也正在制作一部世博题材的动画电影,片长90分钟,预计于明年年初制作完成,并于明年5月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苏州工业园区的迪诺曼(苏州)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拿到了公共区域餐饮服务的订单,成为世博会的“大厨房”,届时每天将提供5000份中式套餐。
交通对接
高速、高铁、国省干线,苏州上海半小时“手挽手”
沪宁城际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两大铁路苏州段建设,目前已进入制梁和架梁的“快车道”。明年7月1日通车的沪宁城际铁路在苏州设置了6个车站,在苏州各个角落上路都可以像乘公交车一样便捷;京沪高铁这一贯通北京至上海的高速铁路,在苏州设置苏州站和昆山站。这两大铁路的建成将进一步缩短苏州至上海的距离。
近年来,苏州到上海的路可谓四通八达,无论从高速路网的建设,还是国省干线公路的对接,苏州与上海半个小时就可“手挽手”。从1996年沪宁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苏州至上海有了第一条“快速通道”,也由此加速了苏州与上海的紧密联系。随后,沿江高速、绕城高速以及沪苏浙高速的相继通车,打通了苏州到上海的“任督二脉”,苏州与上海的交通接轨,实现了全方位扣合。目前,绕城高速西南段通往上海的沪苏高速公路苏州段已经建设完成,上海段正在紧张施工建设。除此之外,苏州至上海的国省干线公路也覆盖了苏州以及各市、区。G318从浙江湖州经过吴江平望直通上海,G312从无锡经过苏州连接上海,G204从南通经过张家港、常熟、太仓通往上海。 S343苏州东环路经过甪直、昆山千灯直通上海,S338沿江线经过张家港、昆山通向上海。
由于苏州、上海间路网建设的密度加大,苏州涌现了不少异地工作一族,“住房在苏州,工作在上海”,驱车上高速也就半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上海的工作地点。“如果不塞车,到公司最多也就40分钟,比在上海居住的本地人还快呢。 ”在上海一外资企业就职的张小姐表示。苏州到上海的铁路建设步伐加快,“铁的”一族也逐渐成为苏沪两地的“活跃分子”,目前上海至苏州的动车组每隔半个小时就有一班。因此,很多人把乘火车当作打“的士”。通过火车这种交通工具往返苏沪两地的上班族正把两座城市当成一座城市的两个点,因为上车下车不过20分钟的时间。沪宁城际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建成,“铁的”一族还将增多,同时将成为促进两地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生活链接
从“吃、住、玩、购”升级到买房、建房
一直以来,苏州都是上海的“后花园”。每到节假日,上海市民喜欢到苏州逛逛园林古镇,游游太湖长江,尝尝螃蟹小吃,在宁静的乡村农庄住上一晚,临走时还不忘带些苏州的著名土特产、绿色生态食品回去馈赠亲友。
如今,单单的吃、住、玩、购,上海人已经觉得不过瘾了,已经发展到来苏州买房、建房。今年以来,不少上海购房者纷纷到苏州以及昆山高铁站点附近踩盘,尤其是苏州平江新城周边,由于临近沪宁城际苏州站,更是受到上海人的关注。
太仓浏河镇近两年建造的房产,70%卖给了上海人。浏河临近上海嘉定,距宝山仅2公里,很早以前,这里的居民就有与上海宝山、嘉定居民的亲缘联系和往来。在高速公路还未建设之前,连接江苏与上海的唯一国道“沪太路”便经过浏河,直接联通上海火车站北广场。自2003年,浏河镇面向全国大力招商引资以来,已经有20多家开发商相继进入浏河开发主体面向上海的住宅项目。
8月中旬,我省首个个性化自主建房项目即将在璜泾破土动工。该项目占地只有6.1亩,拍出的地价仅有415万元。但它首创了“我的房子我做主”的“集智建房”模式。来自上海的开发商丽晶置业有限公司专门在太仓成立了一家地产公司,负责楼盘的基建。首批参与者以上海市民居多,如果“试水”成功,必将吸引更多的上海人住到太仓来。
据介绍,上海人昆山置业首选别墅。从上海火车站乘高铁,20多分钟就抵达了昆山,待城际列车再次提速后,10分钟就能从上海到昆山。许多上海人在昆山“靠近上海的”陆家、花桥等板块购买了别墅,作为度假使用。
作者:
高山
时间:
2009-8-22 19:50
江浙皖,都可以号称两小时经济圈。
欢迎光临 东台网 (http://bbs.cn0515.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