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网

标题: 东台的80后,三十而立了吗? [打印本页]

作者: 伊酷    时间: 2010-1-17 08:57
标题: 东台的80后,三十而立了吗?
当时钟的齿轮转到2010年1月1日零时,预示着80后也开始出现第一批“三十而立”的群体。他们中的许多人还清楚地记得曾在父母怀里撒娇、卖乖,就为了得到一块糖果,一支冰棒;曾因为害怕被家长发现满是红叉叉的试卷,而整日坐立难安;曾那么迫切地盼着过年,可以长一岁,早点变成大人。然而时光如白驹过隙,一不留神间,他们就发现自己远离了无忧无虑的青葱岁月,成了上有老,下有小,肩负养家糊口重任的中坚力量。扯着“奔三”的大旗,打着“孩子他爹”、“孩子他娘”的烙印,被同学、朋友的孩子称呼为“叔叔”、“阿姨”了。不管愿意不愿意,成为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是80后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电视、网络铺天盖地地分析比较着80后在“南北上广”和二线城市的生活成本,优势劣势时;当揣着傲人的学历,意气奋发地想在一二线城市出人头地的80后们,被高昂的房价、拥堵的交通、惊人的生活消费压得喘不过气来时,我们这个县级小城的80后们,处在一个怎样的生活状态呢?

    亲情篇

    “能在父母身边我很开心”说这句话的时候,小周笑嘻嘻地偷瞄了母亲一眼。妈妈乐呵呵地“骂”道:“没出息。”

    小刘,今年26周岁,师范学院毕业后,她就直接选择了回家。原因很简单,一来可以找到一份有编制的教师工作,二来父母身体不太好,可以有个照应。谈到“没出息”,她聊起了自己的几位在大城市工作的大学校友。他们大都在南京、上海甚至广州等大城市工作,但工作的收入也不见得多高。“没有职称,又没有工作经验,找到的工作都很一般,一位在广州某私立学校的大学同学,曾经是学生会主席,学习和工作能力都很优秀,但由于要在广州买房、成家,又没有父母帮衬,生活压力很大,工作也就有些分心。现在他的工资也不过就3000多一个月,过的挺难。”相对而言,小刘的日子就过得有声有色了,母亲退休在家,一日三餐都有人照应,而且她可以免费“啃老”,吃饭钱是省下了。还有交通工具,每天开电动车上下班,省时省力。“上个月,同学结婚,我去南京,那个公交车挤的!后来听同学说,她每天都得这么挤公交车上下班时,我真是难以想象。”

    尽管在小城市,但小周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很满意。由于父母的照应,她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工作中,虽然才工作了几年,但她所带的班级成绩一直不错,她还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明年,她打算着考在职研究生。聊到住房,她更是为当初自己选择回家工作而庆幸。一年前,她花了2000多元/平方米,就在市区一个还不错的地段买了套120多平方米的套房。几万元的首付是老公父母帮着付的,装修是两家老人合着出的钱,由于小周和丈夫都有住房公积金,房子的分期付款,他们根本就不用放在心上。当电视里热播《蜗居》、网路上大谈“蚁族”的时候,她是体会不到其中的滋味了。

    谈起回家工作,她觉得最对的地方还是可以照顾家人。“父母渐渐上年纪了,有时候真的需要我们的照顾。”谈起年初母亲身体不好,去医院开刀时,小周感慨万千。父亲要上班,住院20多天,请个护工又不称心。这样照顾母亲的事情,小周自告奋勇地担当,尽管饭菜做的一般,但看着女儿每顿送来的热饭菜,听着隔壁病友的羡慕的称赞,母亲恢复得很快。“养儿防老,在生病时,母亲对我的依赖,让我深深体会着这句话的意思。”

    奋斗篇

    赵燕,25周岁,高职毕业后很自然地留在了家乡台城,在某商店当起了售货员。售货员工作轻松,压力不大。但作为80后的她,虽然没有指望学业上有什么造诣,但生活、事业上还得再奋斗一把。

    赵燕的男朋友也是个80后,而且是个外地人。原本是一家理发店的发型师,小两口前几年结婚后,商量着自己开个理发店。去年年末的时候,就盘了个铺子,开起了自己的理发店。老公是既当老板,又当伙计,赵燕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今年她也学起了这门手艺,来店里帮忙,这对80后的小夫妇把店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生意也相当不错。

    其实,像赵燕夫妇这样的80后在市区有很多,采访中,遇到了28岁的丁明,他正和比她小两岁的妻子在店里招呼客人。“这个麻辣烫店是刚开的,店面是我们自己的。”他一边忙着,一边说,以前就学做麻辣烫,在学府路上租了个房子开麻辣烫,几年下来有些节余,再加上父母帮忙,就买了个店面房,继续开着麻辣烫店。“生意挺好的,不用几年,就可以将房子的贷款全部还清了。”店里虽然忙碌,但从这对年轻的夫妇脸上,看到的是奋斗的喜悦。现在,小两口正计划着买车,“有了店面房,有了稳定的生意,过了年就买车!”

    爱情篇
    27岁的扬州姑娘小鞠放弃扬州市里体面的工作,安逸的生活,来到东台,成了八达城华海科技三星笔记本电脑专卖店的老板娘,完全是为了追寻自己的爱情。小鞠的丈夫小陈是本地人,大学毕业后立刻在东台找到了一份事业单位编制的工作,小鞠大学毕业后也在扬州一家公司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最初双方都不愿意妥协,一直僵持着,甚至2008年结婚后,还度过了长达一年两地分居的生活。“当初为了要不要留在扬州吵过很多次。他死活要回东台,说回家发展好,小城市生活成本低,过着舒坦,加上一毕业立刻就找到了不错的工作,专业对口,领导又器重,我能怎么办,只有支持他啰!原本想着扬州、东台也不远,做做周末夫妻也不错,可是试了一年发现,大部分工资都贡献给移动公司和铁路局了,我还不如辞职过来了。”

    小鞠觉得自己工商管理系毕业,在东台很难找到收入满意的工作,于是决定自主创业,向父母、亲戚朋友借了10万元本钱,店面就开出来了。“从2009年3月1日,我辞掉工作来到东台,到选定创业项目,找好店面,办全各种营业执照,货品进场,再到新店开张,花了28天。”小鞠笑着表示自己是个行动派,“老公是狂热的电脑爱好者,开电脑专卖店是实现他的梦想。本来我是想开间服装店的,女孩子一般对穿衣打扮比较敏感,而且成本也低,但老公的想法也不错,电脑店发展空间大,除了门面生意,还可以跑跑乡镇、企业,找找大客户。”天性开朗、热情的小鞠说:“我发现开店挺符合自己性格的,用自己的个人魅力留住客户,特别有成就感。”采访中,小鞠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夫妻俩就蜗居在店面的阁楼上,因为公公、婆婆在乡下务农,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才供老公念完大学,根本没什么积蓄可以帮衬,现在他们还欠了亲戚一大笔开店的本钱,房子的问题三五年内都没法解决。但小鞠也乐观地表示,夫妻俩能在一起为将来奋斗,比什么都强,年轻就是资本。而且由于自己店把利润控制得比较低,售后服务又搞得比较好,虽然刚开了不到一年,生意还不错,她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过上有房有车的生活。(赵小石 崔冰清)
作者: 守望幸福    时间: 2010-1-17 17:24
不是80后,我来坐沙发!到了不惑的年龄也没达到不惑!所以80后没立也没啥,继续努力就是!
作者: moli    时间: 2010-1-17 21:12
立的标准是什么?是以前的成家立业,还是现在流行的有房有车?
作者: Baby-face    时间: 2010-1-17 22:52
MOLI有房有车
作者: moli    时间: 2010-1-17 23:17
咱在小地方嘛。有房有车比在大城市的你们容易实现得多。至于成家生小宝宝嘛,也是要比在大城市的你们要早。因为你们呀,在大城市的繁华世界里乐不思小了!
作者: 为爱上锁    时间: 2010-2-1 18:14
亲情篇里的倒底是小周还是小刘啊!糊来!
作者: 浪子回头    时间: 2010-2-1 22:40
我才20出头,还小小
作者: 绝jueai爱    时间: 2010-2-3 20:44
时间如梭啊!现在的感情如纸张,更象雨林的天气,
作者: 天才风子    时间: 2010-2-3 20:58
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有啥打算,反正哪里有钱赚,我到哪去,唉!!!!
风子永远不会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房、钱、车不再是我这80后的追求。
我想安静!!!!!!!!
作者: 随心的雨    时间: 2010-2-4 17:06
那个赵燕是我以前的同事,切!
哪儿转的!
作者: 666    时间: 2010-2-4 20:38
人生最好有目标可以奋斗,不然什么事情都温吞水,千篇一律的格局到老,那样就真的没意思了。
作者: 守望幸福    时间: 2010-2-4 21:09
做自己想做的为自己活一回!
作者: 海棠果    时间: 2010-2-4 21:17
在东台这个小地方,三十岁大多数都成家了,至于立业,呵呵~就不是百分之百的呶。。。
作者: 海棠果    时间: 2010-2-4 21:18
在东台这个小地方,三十岁大多数都成家了,至于立业,呵呵~就不是百分之百的呶。。。
作者: 海棠果    时间: 2010-2-4 21:18
在东台这个小地方,三十岁大多数都成家了,至于立业,呵呵~就不是百分之百的呶。。。




欢迎光临 东台网 (http://bbs.cn0515.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