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网

标题: 东论乡情的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月塘诗侣    时间: 2010-11-21 09:28
标题: 东论乡情的分析
横向比较,从东论迁址的那件事起,就彰显了东论强大的情感凝聚力。而后,无论经历多少起伏,即使在很多人视东论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时候,也大多是潜水、隐身不语,内心却仍是牵挂不绝的。以数据说话,就管理团队的登录状况来看,很多天不登录的管理人员是极少数。并且,其中有些人是出于现实生活的原因而登录较少,如海棠果、lisa等人。

乡情是联结东台游子的基础。但我们提供的有价值的乡情信息并不多,这与西祠和东人论等论坛相比,显得极其弱势。个人认为,在这方面需要花些功夫,但花大功夫则毫无必要,那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口号。在实践中会发现,不过是个美丽的谎言。
而我们有些人也常常被此迷惑,似乎建立一个分布于东台各城乡的信息采购平台就万事OK了。且不说这样的设想需要多雄厚的人力、物力、财力,即使形成了这样的规模,吃力未必就讨好。

《锦绣家园》也好,《南沈灶》也好,就像以前的《五湖四海东台人》一样,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构想,很难实践出有独特营养价值的东西来。(《东台新闻》有多少人天天看?不关注的人不代表他不爱东台,而是《东台新闻》未必是看客想看的新闻。)
由此,我们看到,光靠创建者大量靠转帖的努力,根本不能改变这被动的局面,看客不买这个账。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趋于理性化,很难拿出一种近乎迷信、笃信什么的狂热。就像爱国一样,每个人的方式都不尽相同,天天把爱国爱家挂嘴边的人,未必是忠臣;忧怀家国的人,未必三句不离家国。

回到现实的可行性来看,身处异地的东论主流会员,绝对提供不了多少关于东台“当前”的有价值信息。“当前”很重要,东台旧史翻了又翻,转了又转,除非是史学专家能整出点新鲜的玩意,一般人根本不能出新。异地会员在乡情建设上,只能是一种空口号的呼唤,拿不出真金实银的信息。
而身处东台的部分东论会员,同样由于地域、工作、时间、兴趣等诸多原因,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当地当前信息的采集上去。就拿我来说,拍拍市区的乡风民情,也只是偶然之兴。除非我的身份是东台的新闻记者或公安干警,在大案要案热点案中亲临现场,否则提供的也只能是小情小调,没啥花头。众所周知,东台毕竟是个国内相对和谐的城市,亮点看不出,暗局你也看不到。

与其在乡情上大作文章,不如理性地保持距离,千万别把爱家的口号喊得喉咙干、嗓子哑。既伤身又烦人,更显得空洞无聊。
乡情是论坛的基础。在帖子的标题中大量使用易搜索到的词“东台”,只是推广策略的需要,上升到张嘴不离东台,则毫无必要。地域差异既是论坛的情感基石,又是论坛普及上的桎梏,对因内容而来的异乡人产生的排外力同样不可忽视。19楼的成功蜕变告诉我们,地方论坛做大,不等于把杭州网络做到全国最大。

维系乡情,保持理性。现实出发,内容为本。
作者: 守望幸福    时间: 2010-11-21 09:55
这个沙发坐着有点儿烫!
作者: 守望幸福    时间: 2010-11-21 09:58
从最初的不相信虚拟的网络,到现在天天泡东论,说不上太多的理论,只是想来就来了。
看看我想看的,说说我想说的,就这么简单。
作者: 伊酷    时间: 2010-11-21 10:04
说实在的我们就是一个兼职论坛.
一帮忠实的东论人,在一起.
作者: 艺源美业    时间: 2010-11-21 12:50
东论是我进的第一个论坛,感情很深。
只要东论在一天我都会坚守一天的。
作者: moli    时间: 2010-11-21 16:28
东论是我休憩的场所之一。




欢迎光临 东台网 (http://bbs.cn0515.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