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网

标题: 来说说你们那里的这二十年 [打印本页]

作者: 为爱上锁    时间: 2008-12-3 14:24
标题: 来说说你们那里的这二十年
二十年前,我家是农民,我爸爸妈妈是个拥有很多地的农民! 其实也不多,二十多亩,只要你肯开荒,你的地就多。 我记得那时我还小,跟着爸爸妈妈去开荒,到处是芦苇,地上到处是海瓜子壳(海螺蛳)。大海刚刚留下来的痕迹。 那时我家还在新街。 那时叫新垦。 妹妹那年出生,新街要罚4000元,爸爸妈妈将钱很大方的捧出。可队里的干部又将钱退回了,一句:不够。 爸爸妈妈一怒之下就搬去了新垦,那里是新开的一个小乡镇,人烟稀薄。地多人少。只要肯来生多少都不罚。 搬去新恳后,我觉得好幸福。 家里建了大房子,再也不用挤在爷爷分的两间房里,一家四口挤一张床。 我有了自己的房间,家里新打了海鸥床。家里也铺上了水泥地面。墙上刷的白的涂料漆差不多都能照进人。 上二年级的时候,别的同学还被着土土的黄书包,我是班里唯一一个妈妈花了15元买了个背的花书包的人。 四年级的时候妈妈给我就定做了一双小皮鞋,我还记得,要140元一双呢。 六年级的那年过年,妈妈又给我买了件一百多的大衣过年。 上初中的时候,每个礼拜天妈妈都给我一百元。(这也导致了我乱花钱的习惯) 家里的亲戚都常来问我家借钱。我家长西瓜,长棉花,长麦子,长油菜,长薄荷!一年二三万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呢,爸爸妈妈手也大,也会乱花钱 ,买摩托车,买拖拉机,~~~~~~ 那时觉得家里好有钱哦。 十年前,我们那里叫新东乡,差不多我16岁的那年,中考结束,没考上!妈妈不想我读了,别人来劝妈妈,我太记得那句话了:嫂子啊,现在钱不值钱了,(现在说人民币开始贬值,我一下子又记起那句话,让我害怕)。就花钱把她买去上吧。不过我爸不甘心,还是决定让我复读 。就复读那年,爸爸妈妈在我身上就用掉一万多。妈妈说一家人都没我一年用得多。 也就从那年开始,爸爸妈妈总是叹息,没钱!赚不到钱,从那年开始,我们家一年赚的钱也就在万把上下徘徊,而我读书要花钱,妹妹又大了,读书要花钱!地里要花钱下本。钱突然一下子就值钱起来了。 也许那时就是经济危急这个恶魔在搞鬼,那时我不懂。很傻很天真。 后来爸爸妈妈常后悔,当初应该省钱存钱的。妈妈也常怨爸爸不该买拖拉机的,浪费钱不说还出了几次车祸,花了不少钱。前几年基本上妈妈说每年都在吃老本,地里根本就赚不到钱,一年做到头不赔就不错了。我常悄悄的去翻家里的存单又少了几张。好不容易这一两年稍微好起来一点的。钱又突然不值钱起来。妈妈上半年的时候还在乐呵呵,今年比去年要好,麦子卖了多少钱,油菜仔卖了多少钱,西瓜卖了多少等等。 十年后,我们那里叫弓京 港了,前几天突然很郁闷地打电话给我,今年棉花价格跌得厉害。赚不了多少钱了。我亲爱的妈妈,经济危机又来了,你不用害怕。女儿已经能给你分担了。可是妈妈,女儿害怕了。下面的十年是不是意味着我又得过苦日子了?孩子的负担,房贷的负担。就业的压力~~~~~~ [ 本帖最后由 为爱上锁 于 2008-12-3 14:26 编辑
作者: 为爱上锁    时间: 2008-12-3 14:25
本帖最后由 半月弯刀 于 2012-11-29 09:07 编辑

大家不要灌水,我们来好好的谈谈这么二十年发生在你身边的变化!好吗?
作者: 一九八六    时间: 2008-12-3 14:48
本帖最后由 半月弯刀 于 2012-11-29 09:07 编辑

20年前?1988年,我记不得。映像最深的是从那一年大水开始。我家那个时候还是住的四间青砖瓦房。大水一下子涌到了门口,还好我家地势比较高。 95年左右吧,父亲花了几万块钱买了条船。拉回来就放在村小学的操场上,那帮小孩子天天在上面玩,我就去跟他们说,这是我家的船。 相当的自豪啊。 后来我们那里人家都开始种植大棚蔬菜,先是从青椒开始,然后再有西瓜,一开始还没有发展那些高音喇叭,后来到处都是,每次回家早上五点钟就被吵醒。农民经纪人由此而生。 前几年,修了条水泥路,由安弶公路向东,过了扬中桥,往北方向,第一条水泥路通往六灶的前进桥,第二条水泥路就通向八六的老家。 要想富,先修路。一点也不假。 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滋润。各种家用电器成卡车的往家里运。还时兴起一种卫星电视,我家也有。 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发生如此多的变化。我们要感谢党的恩情。感谢伟大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 中国共 产 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相信祖国的未来会更加的繁荣昌盛,相信家乡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祖国,我爱你! 东台,你是我的骄傲! [ 本帖最后由 一九八六 于 2008-12-3 14:49 编辑 ]
作者: 爱英统青    时间: 2008-12-3 14:52
变化最大的就是散落的村庄变成集中式的了,号称中心村
作者: 为爱上锁    时间: 2008-12-3 15:05
可是八六啊,今年下半年好象农民也不行了!
我在家待产时据说,青椒好象几分钱一斤
作者: 一九八六    时间: 2008-12-3 15:11
原帖由 为爱上锁 于 2008-12-3 15:05 发表
可是八六啊,今年下半年好象农民也不行了!
我在家待产时据说,青椒好象几分钱一斤


哪怕天掉下来,农民不愁没一口吃的。这是真理。
作者: 一九八六    时间: 2008-12-3 15:15
我得回去给他们宣传宣传。粮食啊蔬菜啊鸡蛋啊什么的都别卖。宁可烂在地里。

这样坚持,顶多半个月,什么东西都会继续疯涨。

不管怎么涨,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我接下来的大半个人生估计得在小房子过了。
作者: 月塘诗侣    时间: 2008-12-3 15:40
先加分,妖婆的东西不用看都是亲民的,稍后再细看。
作者: 浪子回头    时间: 2008-12-3 15:43
20年前的事我真不记得了,那个时候才5岁哦!祖上是农民,我父母也是农民,我也是农民。反正那个时候的东西很便宜,但是钱难赚。人心没有这么复杂。
作者: 钳子    时间: 2008-12-3 15:49
20年前,我開始了我的初戀!
作者: 为爱上锁    时间: 2008-12-3 21:49
原帖由 一九八六 于 2008-12-3 15:11 发表


哪怕天掉下来,农民不愁没一口吃的。这是真理。



真理是真理,可是不可能为了吃饭而活着吧!~~~~~~`
像爸爸妈妈辈的人在家干活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孩子们能过得好。。。
他们愁的不是没吃,而愁孩子明天又要交学费了,明天孩子的生活费又该去汇了。。。
作者: 浮生一闲    时间: 2008-12-3 22:01
20年前?
1989年吧。家境尚宽裕。
那时在读师范,吃国家伙食。
家里给50元钱零花。因为在街面混(那时逞凶斗狠的多,成天练拳击,自卫、保护周围),不够花,月中就一分都没。
记得1989,发生了很多大事。
作者: 为爱上锁    时间: 2008-12-3 22:15
10-20年堤东的要比堤西要富裕多了!
为什么。地多啊!又靠海。

堤西的也就这几年开始发展起来的,靠外出做生意。
嫁去老公家还没多久,婆婆就讲她家的故事给我听,说老公19岁那年过年全家一顿哭 。破房子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我都不敢想象在这10年前老公家如此的不堪。
可事实上,他家现在要比我家好多了,这是无法否认的
作者: 伊酷    时间: 2008-12-4 12:08
大形势在说改革开放30年.
我们论坛目基本都是80后.说我们那里的20年到也合适.
这20年给我的感觉就是:
车多了,不管是自行车还是机动车.
路好了,不管是安弶路还是村通路.
农家的伙食好了,以前是拿个半斤"百叶"要省着吃好几次,现在这样的情况也难看到了.
..........
作者: vivichen    时间: 2008-12-4 21:08
记忆中,小时候家里一点也不富裕,仅够温饱吧。
我妈妈会做衣服,所以小时候,会比别的小朋友多穿新衣服,不过很多是我妈妈用别人做剩下的布料做成的,到现在我妈妈都 会提起,以前我爸爸去我外婆家跟我外婆说,孩子的衣服都是接的,都没件整布做的。
90年以前我家长蘑菇,记得常吃蘑菇炖豆腐,以致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很惧怕这道菜
再后来,家里养过牛蛙,夏天下雨天,每天总会被吵死,呱呱呱的,声音比青蛙粗重很多
再后来,养兔子,规模不大,兔子很调皮,。会刨地,然后钻洞溜掉
还养过鸽子,养在楼上,那时我在学校住校,周末回家,总是睡不好觉
日子也只是不温不火的
不过农民就得靠地,但是在我的家(四灶),这个堤东开始的地方,地却少的可怜,特别我家,我现在没地,家里总共就4亩多吧。所以在我们这就时兴养鸡
但怎么说呢,本分种田的风险不会大,但是种大棚,养鸡,或者做其他的事情,都要担风险,毕竟投资比较的大
以前我不在家,不知道这些,今年这大半年待家里真的知道了,尽管说每周鸡蛋下出去是拿到几千块,但是这一周吃掉的也许还超过了鸡蛋能卖到的钱,那就算是亏本养殖
粮价高,蛋价低
现实很残酷啊
现在有消息称,在唐洋跟许河已经发现禽流感,所以鸡和鸡蛋全部深埋,封锁
紧急打疫苗中
哎。。。。
(有点乱,凑合着看看吧)
作者: 一九八六    时间: 2008-12-4 23:33
原帖由 vivichen 于 2008-12-4 21:08 发表
现在有消息称,在唐洋跟许河已经发现禽流感,所以鸡和鸡蛋全部深埋,封锁
紧急打疫苗中


我们那也是的,好多人家都亏得认不得家了。

以往鸡按斤卖,现在只是按个头卖了。一只5块钱。

所以,现在我不吃鸡产品。
作者: ヤo∑═爱═→↗    时间: 2008-12-5 03:46
20年前我还抱在偶妈MD怀里呢 ``       想想好幸福` `  好想我妈妈
作者: 为爱上锁    时间: 2008-12-5 09:28
原帖由 vivichen 于 2008-12-4 21:08 发表
记忆中,小时候家里一点也不富裕,仅够温饱吧。
我妈妈会做衣服,所以小时候,会比别的小朋友多穿新衣服,不过很多是我妈妈用别人做剩下的布料做成的,到现在我妈妈都 会提起,以前我爸爸去我外婆家跟我外婆说,孩子 ...



好象四灶那里地确实不多,有好多人都到我们那里农场包地种!
我几个舅舅也五十亩一百亩的包,可累得要死赚不到什么钱,从去年开始不包了!养蚕!
好象今天蚕价也不行了!
作者: 小敏    时间: 2008-12-5 16:09
哈哈, 额就不要说了哈因为额还没有20岁呢!!!
但是快了哦............
作者: Lisa    时间: 2008-12-5 17:34
20年前:1988年!

那时候开始流行盖楼房,我家是我们那一块第一家盖楼房的人家,其实为了这幢楼房爸妈背负了很多外债,还变卖了妈MD嫁妆.

小时候妈妈灌输的观念造就了我对钱无所谓的态度,不过我肯吃苦,家里长过蘑菇,养过蚕,棉花每年都长的,我小时候中午放学回家一点点时间都帮忙干农活.

91年妹妹出生后,我还帮着带妹妹.妈妈会做衣服,只是不舍得买布,都是旧的拆了,或是大人的衣服改了,妈妈很勤劳也很爱干净,所以小时候虽然没有新衣服穿,却总是干干净净的.

五年级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有人贩卖起旧衣服,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春秋衫,八块,一双旧红色的皮鞋,八块.那些旧衣服一定是城里人不要了的,但是在农村那款式却很特别,所以一般我还不舍得穿.

后来叔叔结婚,婶婶是城里人,经常把不穿了的衣服带到农村,所以拣婶婶的衣服是我初中时最大的快乐!

中考后,我直接到部队读中专,98年.我每个月一切开支加一起包括买衣服什么的控制在200以内.

中专毕业后工作,我做过的职业太多了,最潦倒的时候,老板推迟发工资,我口袋就剩一毛钱,饿了两餐......

总之现在好了,有吃的,有睡的,有儿子,还有一点点小积蓄!
作者: 小敏    时间: 2008-12-5 18:57
原帖由 ヤo∑═爱═→↗ 于 2008-12-5 03:46 发表
20年前我还抱在偶妈MD怀里呢 ``       想想好幸福` `  好想我妈妈

汗,我都不知道咋说你叻,见过笨的猪,还没有见过你这么笨的猪呢!!!
你没有看问题么!!题目是什么哈自己看看傻瓜...........
作者: scscgq    时间: 2008-12-6 23:49
20年前我11岁,上小学,父亲是建筑工人,母亲是农民,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因为没有房子住,父母一狠心,欠的公家的钱买的我们农场第一幢集体盖的楼房,(可能也就1000多块钱),父母压力很大,感觉很苦!别人回家都有父母在家,我放学回来,家里人总不在家,要自己做饭(那时候中午吃个菜汤就觉得是很不错的事了),晚上睡觉,一个人不敢在楼上睡,总想等父母一起上去睡,但是他们要做得很晚,每次都让我先上去,就自己一个人蒙着被子先睡!有时候硬赖在下面,总是要等很久,大都时候是睡着了,被抱上去!
   慢慢的日子好像好起来了,小时候的我,像现在一样很是普通,在自己眼里自己就很不起眼,有点自卑!哥就不一样了(我叔叔家的),成绩比我好,身体比我高,(现在混得也比我好!!)
   日子越来越好了,房子欠的钱在父亲和母亲的努下,还清了,家里也添了彩色电视机,把房子接了两间(父亲一有钱就折腾房子),由始自终,很佩服父亲的地方(就是记事以来,没看到父母红脸过!!父亲比母亲大12岁,在他的生命里,没有母亲,他可能要打一辈子的光棍,他比较聪明,记性非常好!从小就订了娃娃亲,但是成份不好,人家不愿意嫁给他了!是母亲肯嫁给大12岁,成份不好的他!!)以至于我,在外面上学期间,他就不断的灌输,早生孩子早得力,早点找个女朋友,省得将来找不到,可惜小时候就不出众的我,在学校里,一样是很平常,很普通,加之有点自卑,和女生说话都红脸,更别提找女朋友了!!!)
    父母勤劳,节约的生活着,家里津津有了些节余,在外面上学期间,陆续听父亲说,某某某要帮我介绍对像,你在学校里谈,我不反对,但是你如果不谈,家里就帮你谈!!听到这些,我就有些不愿意聊,但有时候,想想父亲37岁,才生了我,又有些不忍,虽说不出众的我,倒也是有些志气,想先立业再成家!!上学期间,最怕回家,就是听父母念叨那些,高中毕业就就业的某某同学找女朋友了。这时候的我,同样有自己心怡的女生,可惜,人家仅仅是当同乡看待,
    大三这年,父亲从家里坐车到学校看我,看到父亲,有些忍不住的心痛,好像人一下子老了很多(现在想来是坐车子时间长了,人有些劳累)家里的环境好了些,房子也建到镇上了,我的初恋,没有任何行动就失败了!还是有些不自信!!不过自信,仅仅是对女朋友而言,学习上的自信,从三年级考了个全班第一就一直有了(那时候学校小,学生只有20个左右),可能,上学期间,这也是唯一的一个第一名了,所以一直记得!!
     下半年回家,认识了我这辈子最重要人之一(别的就是父母了),就是现在的妻!!(对女人有着崇尚心理的我,从小学到大学,和女孩子说话就脸红,一直维系到大三下半年,认识现在的妻为止)满心的欢喜,先立业后成家早就抛到脑后!!
     父母一直努力着,我自己也在一步不停的在打拼中,生活在继续,一切都在像着好的方向转变,回头看看这些年,觉得,人这一辈子,自信最重要,要一直记住自己行的,(当然不能过份自信),现在自己有了贤慧的妻,可爱的女儿,也有了小小的事业。真是夫复何求啊(文字表达能力一直很差,乱七八的写了一团!!)
作者: 为爱上锁    时间: 2008-12-7 14:07
以前大个十岁的人还真少。
作者: Baby-face    时间: 2008-12-7 15:35
20年前?我还很小,没有任何印象.
       什么时候开始有记忆的?想想啊....
       不知道那时候多大,估计也就4.5岁吧.那时候还流行养蚕.妈妈总是半夜起来"马桑夷".到结茧的时候了,家家户户门口会有好几排挂着的"方格轴",我们看着茧子一个个由透明变白,变硬,成型......PS:小时候听说蚕蛹是能吃的,自己偷吃了不少 ....
        再后来的模糊记忆就是家里有条船,是出海的那种船.我们家里说是"张毛鱼庄儿".依稀记得妈妈跟姑姑她们坐在门口补网,梭子飞快地穿梭着......
        记不得具体年份,也懒得推算了.那年我八岁,上三年级.爸妈感情不好,爸爸很少回家.到收麦子的时候了,家家大忙.不可能有人天天放下手里的活来帮忙的.我家地不多,大概四亩吧.四亩地的麦子,都是妈妈一个割(那时候好象还没有收割机),妈妈割完,捆好.我便蹬个小三轮把卖把往家运,一次也就能装三四个麦把,四亩地的麦把,好象,一天吧,把它拉完了.事后这事在我们那传为佳话,我的懂事也出了名.可却给我留下阴影.每年要种麦子的时候我都会央求妈妈别种了,直至后来有了收割机. PS:其实我在家干庄稼活还是个能手呢,尤其夏天棉花打药水,整枝,我一样不带落下的.
        后来到我六年级了,家里盖房子.爸爸整天游手好闲,不闻不问.所有的事情都是妈妈在操心,置办着.从买砖头,买水泥,买石子....到买菜,烧饭,洗锅刷碗....还得承受爸爸时不时的毒打 .而我能做的,也是就每天放学回家摆摆桌子,拿拿碗筷,上上菜啊什么的.我知道很多人家里房子盖完后基本都是"一穷二白"状态了.房子建好后没多久,妈妈悄悄把我叫到厨房,告诉我,家里还有一万块钱存单,说这话的时候,我和妈妈都眼泪汪汪的...........
        那年我上初中了,成绩可好了. 回回班级前三,每次家长会,妈妈从不迟到,那时候的我,多令妈妈骄傲啊!初三的时候,家里开始发生变故.先是外婆的离世.再是我生病了.为了我,妈妈辗转了很多家医院,花了很多钱.这是个罕见的病,终究不了了之.中考砸了,我没考虑复读.妈妈说花钱读高中,我也拒绝了,我想留点钱看病,就草草选择了一所中专校.那个病一直发作,每年一次,我干脆放弃治疗了.它不会致命,像好朋友,该来的时候它就来了,呆两三个月又走了.
        中专读了两年,我便出来了.孤身一人来到这举目无亲的大上海.开始求职生存艰辛就不说了,有妈妈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压力也小很多.
        从小到大,我对家,对那个环境,真的没什么眷念的.这些年,什么都在改变,唯一没变的,是妈妈对我的爱,还有就是左邻右舍七姑八婆那张嘴!
作者: 为爱上锁    时间: 2008-12-7 16:53
百家故事不同样
作者: scscgq    时间: 2008-12-8 22:14
原帖由 为爱上锁 于 2008-12-7 14:07 发表
以前大个十岁的人还真少。

我叔叔和婶婶年龄差距都比较大,当年找对象是有名的老大难!!!主要的问题就是成份不好!!!!!!!,想想那个奇怪的年代,不过,没有那个奇怪的年代就没有我了,因为父亲按照正常的路,应该不会因为成份的问题,而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回忆往事,别样的滋味在心头!!!
作者: scscgq    时间: 2008-12-8 22:21
原帖由 Baby-face 于 2008-12-7 15:35 发表
20年前?我还很小,没有任何印象.
       什么时候开始有记忆的?想想啊....
       不知道那时候多大,估计也就4.5岁吧.那时候还流行养蚕.妈妈总是半夜起来"马桑夷".到结茧的时候了,家家户户门口会有好几排挂着的"方 ...


真不容易!!有这样的父亲,真是罪过!,不过还好有位伟大的母亲,不知道是什么奇怪的病,这么难治,现在医学比较发达,应该有治疗的方案吧!!!!!!童年,在人的一身当中,是最无忧无虑的时候,不要自己操心事,有事情父母顶着,无论家境是否富裕,永远是父母心中的宝!希望你的病能早日找到治疗的方案,并尽快治好。以努力工作,来回报伟大的母亲。
作者: 为爱上锁    时间: 2008-12-9 09:35
scscgq你要常来支持啊!
作者: 浮生一闲    时间: 2008-12-9 09:37
锁这帖不错,跟的人渐渐多了。
作者: 为爱上锁    时间: 2008-12-9 09:47
那你也说说1989年发生滴大事撒!
作者: 一九八六    时间: 2008-12-10 01:52
好歹我也写了那么多,就没点分加?
作者: 为爱上锁    时间: 2008-12-10 12:47
好好,加!怎么能不加!
作者: Baby-face    时间: 2008-12-10 12:49
原帖由 scscgq 于 2008-12-8 22:21 发表


真不容易!!有这样的父亲,真是罪过!,不过还好有位伟大的母亲,不知道是什么奇怪的病,这么难治,现在医学比较发达,应该有治疗的方案吧!!!!!!童年,在人的一身当中,是最无忧无虑的时候,不要自己操心 ...

谢谢,我的病到现在也没查出来,就是牵出了不少别的小毛病..
不怎么看到到你....
谢谢你哦!
作者: 刀丛中的诗    时间: 2008-12-10 17:32
那时候关心得最多的事是:学潮

那时候最不开心的事是:天天上学

那时候最想做的事是:陪着心仪的女孩子走走路(现在小学的孩子都知道亲啊咬的)

那时候最时髦的事是:能听到港台人士的歌,歌词都是咱自己手抄(小虎队什么的,就是那时候的事)

那时候最多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

.......................

呵呵,太多了,有时间坐下来好好的写写

如果要说自己的故事,相信能将自己的眼泪说下来,所以就不说了
作者: 高山    时间: 2008-12-10 20:05
八九年,刚上五年级,但每天关注美国之音,相信里面所说的关于“六四”的一切。
八九年,家里建村里第三口楼房,老爸花光家中所有的积蓄还欠不少外债,从此生活便是咸菜萝卜白菜汤。
八九年,我第一次骑上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骑在路上,风光无限。
八九年,从梁垛转到在四灶上五年级,因为那边学校有个校长伯伯,一周才回家一次,放学后一人留在校园里的花坛上偷偷流眼泪。
八九年......太久了,记不清了
作者: vivichen    时间: 2008-12-10 21:16
原帖由 高山 于 2008-12-10 20:05 发表
八九年,从梁垛转到在四灶上五年级,因为那边学校有个校长伯伯,一周才回家一次,放学后一人留在校园里的花坛上偷偷流眼泪。

还在四灶上过学啊,哈哈
现在小学的孩子都是一周 回家一次的,不过你那会还属于比较少的一个吧
作者: hiawa    时间: 2008-12-10 21:17
88年我两周岁,高中"学位"的老爸是泥瓦匠,跟着我小舅舅混(我小舅舅是包工头,今年刚"退休"),我老妈也是民工;

家里的电视是熊猫牌黑白电视,上幼儿园时总觉得没别人家的孔雀牌好,那时家里太穷了;

89年发生的事直到后来到了国外才全部了解,我觉得都是一个姓柴的女人惹的祸;

接下来就是91年,发大水,我家厨房都被淹了,船靠到了屋檐下;

93年是改变我家命运的时候,同时也是我们村不锈钢产业起步之时,我爸当时的瓦匠手艺虽然已经在庄里赫赫有名,但是毅然离开建筑行业,跑去别人家打工,接触不锈钢行业;

94年家里买了一台“铡帽机”,办起了家庭小五金加工,就在那年我学会了游泳,此后很多年的夏天我几乎每天都泡在河里,那是童年时期最大的快乐,因为那时河水清澈,到处是河蚌螺蛳,小鱼小虾;

95年,我家的存款比前两年翻了十倍,从一万多到了十万多,同时年底把正屋前的房子拆了,建了个带平台的新房,村子里也在那时通了公路;

96年,我爸想了“大心思”,在家办起了人造大理石加工厂,短短半年多就将以前的积蓄亏得几乎血本无归,后来年底又去东北贩废旧钢材到戴南卖,结果也亏了不少,想想那时的日子,真不知道是怎么度过的;

97年爸妈背井离乡,去了青岛做不锈钢生意,我还在上小学,跟爷爷奶奶在家,那时过得很艰苦;

99年我去青岛上学了,从此远离了家乡,只是断断续续的回来几趟,村里的发展迅速,办起了工业小区,但是当时还都是家庭作坊;

01年我到了东台继续我的学业,此后的4年半我除了春节,平时很少回老家,这时村子里的的砖头和水泥板铺成的路都悄悄地转换成全水泥路了,与戴南也通马路和公交了,家家户户都成了不锈钢加工作坊,垃圾多了,河水变色了,空气中弥漫着硫磺味和焦炭味,白天机器轰鸣,夜晚麻将声声,真不知道这日子是过好了还是过坏了;

04年,与戴南接壤的地块迅速升值,镇里兴起了“凤还巢”“百日招商”,吸引在外做生意的回来投资建厂,这时公路边的农田值老钱了,很快便建起了一座座现代厂房,我家也不落后,买了近20亩地,陆续建设投产,接下来的几年是我们那发展的黄金时期,让很多人迅速富裕起来,直到今年的不锈钢市场的衰落~

后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那该治理治理环境了,留给子孙的不能光是金钱,至少还应该有那清澈的河水和清新的空气!

[ 本帖最后由 hiawa 于 2008-12-10 21:51 编辑 ]
作者: yccaijing    时间: 2008-12-11 14:58
不高兴说这么些,烦。
20年前,我上小学4年级;
20年后,我突然发现我连小学生都不如了。
over,给不给分,你们看着办吧
作者: 浪漫的爱情    时间: 2008-12-11 15:24
这二十年来,我们那变化很大,小时候的玩伴都结婚了,都有孩子了,以前我们一起包水饺,一起去田里偷蚕豆,挖山芋,一起在桥头纳凉,一起洗澡,一起玩游戏,一起~~~~~~甚至我还和我们那的一个男孩子一起放火呢 ,差点把他们家新起的房子给烧没了,呵呵~~~~那个时候太皮了。
二十年前,我们那还不是家家都拉上电,而且晚上总要停上几个小时,晚上都点着那老式的煤油灯,那还有一首童谣,天一黑电就忑,人睡觉点就到,人打呼电紧箍。
以前,也是没有电视机,鲜少有人家有彩电,我记得我们家第一台电视机还是最老的那种14英寸的黑白电视,还经常罢工,还知道修了多少次来着,说到电视机,我不得不提一下鞠萍姐姐,不得不提下你那个时候的动画片那个时候的儿童剧,那个时候看电视是很开心的事情。现在几乎彩电代替了黑白电视。电脑代替了彩电。
以前,根本就无法想会拥有自己的手机,拉个电话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有个call就更不起了,现在已经有很多孩子都不知道call机是什么玩意了,每个人都在挣着看谁的手机功能最全,样子最新呢,家里的旧手机每个人都有好几个,现在大人小孩,几乎都佩戴了手机~~~~啥世道呀!
以前,我们上学的时候,碰到下雨天都会带双鞋子去上学,因为那路实在太差,鞋子要是不是胶鞋或者胶鞋是破掉点的话,那到学校那个时候的脚全部是泥土,而现在小孩子上学都是家人送去的,而且现在都是村村通公路。上学的交通工具都变了,
以前我们上幼儿园只读一年,而现在孩子要读三年,以前我们班有几十个学生,但是现在我的母校都没有了学生了,不过现在我每次回家散步到那时候我会显得特别的激动,那布满了我的回忆,我的童年趣事。
以前,冬天洗个澡很不方便,就是去澡堂也离家太远,现在澡堂就在家前面,在家里也可以随时开开热水器洗澡。
以前河里的是水很青,现在家家装上自来水,河里确成了垃圾场。以前河里的渡船是手摇的,现在的渡船是拖拉机,以前都是自己到天里收割庄稼,现在都是机器种植,以前都是自己插秧,现在都是什么汗秧,泡秧啥的,出来年数多了,田里的农活都不再参与了,以前知道韭菜是绿色,但是现在会突然的问一句,栗子是长在树上的吗?呵呵~O(∩_∩)O哈哈~  我不是以前没有吃过嘛 现在人家这不是长见识了嘛 !
以前~~~~~
现在~~~~~~~~~
以前我没有钱,现在我也没有钱,但是未来我肯定会有钱~~~~~O(∩_∩)O哈哈~
end

[ 本帖最后由 浪漫的爱情 于 2008-12-11 16:28 编辑 ]
作者: 枫飞    时间: 2008-12-11 20:50
20年唯一的就是爸妈老了,看到他们脸上的皱纹、头上的银丝、粗糙的手,心里总不是滋味,家里的一切都是他们辛勤劳作的结果,他们老了,我们也长大了。记得家里的第一台彩电(金星彩电的第一代产品哦),小孩都到我家看电视,我很自豪(不知道是否得当),我就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小公主,老爸在市里上班,总是带新鲜的水果、零食什么的。96年老爸停薪做生意了,之后爸妈为生意劳作着,渐渐地他们老了,加之后来盖房子装修他们又付出了好多。
    今年老爸的生意亏了,索性不是很多,老妈去打工,我听了很不是滋味,但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们,他们嘴上说亏就亏了,但他们心里还是难受的,我很是无奈。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家里的每个人平安、健康。
作者: 枫飞    时间: 2008-12-12 09:14
谢谢为爱上锁给我加了10分,高兴,呵呵。




欢迎光临 东台网 (http://bbs.cn0515.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