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1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绝恋凤飞》试析

[复制链接]

4730

主题

14

好友

7403

积分

管理员

一生钟爱袖袖

Rank: 9Rank: 9Rank: 9

千变幻魔勋章 心莲怒放勋章 炫彩一击勋章 神话天语勋章 蓝蝶贵冠勋章 恩爱夫妻勋章 点火大王1000 我是色狼 绝世好爸 实体店铺 网络店铺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9 15:28: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b][color=Red]核心思想:[/color][/b]

20首诗汇成一个核心思想,《老人》里的一句话“他终于跪下/跪向比国家更壮美伟大的/两个生命、两颗心”和《绝恋》里的一句话“那一剑,还一个清白的爱情给人间/那一剑,照耀得民族荣耀丑陋无比”是核心思想的爆发。
这个核心思想就是:所谓的民族荣耀与人性的光辉相比,何其卑微!
因此断定,作品不是以打造某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为目的的,而是通过大背景下的小故事来体现自己对民族荣耀的态度。无情讽刺历史上所谓的民族荣耀不应成为人类追求的真义,宣扬人性本善,应当相生相爱、天下一同的道理!

[b][color=Red]创作手法:[/color][/b]

以史上两国交战这个大背景,通过背景下的三对爱情结局来控诉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剥开所谓“民族荣耀”的伪装,揭示人性的善与恶、真诚与无奈、绝望与执著……
作为尝试,每一首作品的主人翁是谁,是理解的关键所在。这也是费解的根本原因,是一以贯之地用第一人称写好,还是象这样多枝散开再集中一点好?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如果都以凤凤的角度出发,那当然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有些情绪只有第一人称才能更有利于感情的充分表达,这个矛盾是值得探讨的。

三对爱情是指:
天涯(灰衣、山羊叔)和渔妇,他们代表与世无争、退隐江湖的逃世之爱情。——逃避
将军和白衣(小花、师父),他们代表己被现实粉碎的存世之爱情。——放弃
凤凤(坠崖前的白衣、后来的青衣)和玄衣(面庞、叛徒),他们代表正被现实粉碎的存世之爱情。——挽回

通过三对爱情都不得善终,说明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性的无奈,无论你逃避而去、你决定放弃、你好想挽回,都不能改变命运的安排。
战争扛着“民族荣耀”的旗子,肆意践踏着人性的善良、相爱的本性。

题外话:诸多诗风不一,是否有利于感情的发挥?值得探讨。

[color=Red][b]顺时情节——[/b][/color]

二十年前将军西征大漠,与异族少女小花相恋。但因对大漠地形不熟吃下败仗,负罪而归。
数年后,为将军生下“铁子”的小花中原寻夫。然而将军己随俗地另娶汉人妇,并生下凤凤。将军出于种种考虑不可能接纳这段感情。
小花将幼年的铁子托付给将军的副将天涯,天涯出于忠诚与本性的爱抚育铁子长大,而后才回到中原与渔妇退隐江湖。
感情受创流落中原的小花,非但没有报复将军,还收下将军的女儿凤凤为徒,从凤凤那里寻觅故人身影。
二十年后铁子长大成异族的领袖,出于对汉族朝廷的民族欺迫不满,自大漠出兵讨伐汉廷,与并不相认的亲生父亲“将军”成为两族的战争领袖。

这些情节时间上都发生在第一首《将军》之前,是通过后面的作品来倒述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4730

主题

14

好友

7403

积分

管理员

一生钟爱袖袖

Rank: 9Rank: 9Rank: 9

千变幻魔勋章 心莲怒放勋章 炫彩一击勋章 神话天语勋章 蓝蝶贵冠勋章 恩爱夫妻勋章 点火大王1000 我是色狼 绝世好爸 实体店铺 网络店铺

2#
发表于 2011-8-9 15:29:59 |只看该作者
[b][size=4][color=#ff0000]顺诗情节(1~5)——

[/color][/size][color=blue]《将军》[/color][/b]
大漠铁骑兵临城下,汉族将军顽守孤城,力渐不支。其女凤凤请命而战,将军心疼爱女,不从。凤凤与之比剑,先以实力证实给父亲看,自己决非弱质女流之辈。(缨丝刹那红结眉心,这句最能体现壮怀精神的传承。)后又以对话让父亲无言,凤凤告诉父亲:我不仅仅是你的女儿,我更是汉族的子民,我有这个责任肩负起国家的荣辱。

[b][color=blue]《魔障》[/color][/b]
诗起凤凤孤身奋战在异族的敌海之中,而玄衣的出现才真的伤害到了她,因为这个玄衣不同寻常,是凤凤相爱的恋人。玄衣居然成为异族的先锋来攻打将军,甚至用鞭子扫倒被俘的将军,以逼迫凤凤放弃抵抗。凤凤承受得了敌海的攻击,承受不了爱情的背叛,毅然投身崖下!

[b][color=blue]《渔夫》[/color][/b]
凤凤落入崖下的大海并未身亡,为一对渔民所救。(不是绝对偶然,而是隐退的、将军当年的副将天涯闻听将军蒙难,苦觅生死不明的凤凤而使凤凤得以相救)其时凤凤遭遇身心的打击,处于暂时失忆的状态。从“抬头是海、低头是天”可见此灰衣渔夫语蕴哲思,决非凡夫。他是在开导凤凤要坚强起来。

[b][color=blue]《渔妇》[/color][/b]
这个插曲开始令我很意外,按小说情节之理,好象没有必要突出这个人物的。正是从这首开始,我感觉凤凰不仅仅是在写某个特定的人物,而是要表达什么理念。诗的前三节用纯朴的老百姓对生活的浅微憧憬,表达她对爱情、生活、世事的态度。她不求什么华丽的生活,只求丈夫平平安安地和自己相伴而老。但青衣(凤凤)的出现,使她意识到,那种平静的生活结束了,天涯为了“他的忠诚”将付出他的生命和他们的爱情。尾节渔妇看着熟睡中的凤凤无限悲哀,因为天涯此夜没有回家,一定是再也回不了家了!

[b][color=blue]《刺客》[/color][/b]
天涯哪里去了?他只身而去营救将军。“剑意终于激荡那抹精芒如流星殒落”表明这次救劫以失败告终,天涯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诗者和刺客是一种极其残忍的职业/如果想真的解脱就不必去向谁诉说”,诗者和刺客都具有死忠的精神,极强的原则,而这种死忠是不必去向谁诉说的。

[b][size=4][color=#ff0000]顺诗情节(6~10)——

[/color][/size][color=blue]《神佛》[/color][/b]
仍是以渔妇的口气而作,进一步证实了我的猜测,作品不是冲着某个人而写,而是在无情地抨击什么。抨击什么?凡人只求平安的小小渴望如此难以获得,抨击神佛原来是如此的无用,再多的虔诚也换不回天涯的性命和自己的爱情。这首作品用语精湛,幽默之处更令人心酸痛悲。尤其诗尾的讽刺最具震憾力,天天与神佛雕塑相伴的僧人认得出烧得面目全非的渔娘,居然认不出诚心所拜的神佛雕像,还以为是谁偷了佛像。抨击神灵是本作的一个独立方面,对谋篇而言作用是通过描写逃世不得的爱情,表述灾难历史背景下个人追求的渺小,从而力透纸背地苦诉人性的悲哀!

[color=blue][b]《青衣》[/b][/color]
这首理解了好久,独立而言意义不大,是为全篇情节服务的一个过渡段。但也同时述说了,同命的老百姓未必能相互理解同类的无主命运,这也是一种悲哀。情节上是说渔民们认为凤凤是害人的狐精,造成了天涯的失踪和渔娘在神殿中被火焚亡。同类的误解比敌对的攻击更易令人受到伤害,凤凤就是这样无助地被流言“中箭”。“又一朵白云飘来”始未解,后诗回知白云是指其师父白衣异族女子小花,她救走了伤心欲绝的凤凤。
尾节也挺有趣,捕头向渔民们说“我们只负责抓人”,意思是说捕快是抓人的,你们要抓狐精那就不关我们的事了。粥煮好不过三个时辰,说明不是为天涯准备的,因为天涯失踪不止三个时辰。是渔娘为凤凤准备的,而且无毒,说明渔娘对凤凤是善意的,凤凤也就没有动机去杀害渔娘。捕头应该正是这样推断的,我猜测这种安排是说:有些人的理解是来得晚了些,你不要悲观地只看到当前。(对本作的理解也是这么回事啊,呵呵。)

[b][color=blue]《师父》[/color][/b]
凤凤被她的女性师父救走了,从诗面可以看出这个师父也是个为情所伤的女子,而且脸上有一道描成柳叶的伤疤。凤凤通过三个月的修养,也恢复了记忆,而后下山而去。“下山的时候来雨了/在身后树叶上/沙沙地划着爪子”作为结,看不出什么大头来,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同时的感觉是这个女师父的出现不是一闪而过的,必定还有故事。

[b][color=blue]《英雄》[/color][/b]
这首与前面的跳跃相当大,因为全诗至此,正派势力似乎己经被强化了,突然以反派势力为口吻创作,令人出乎意料。前两节交代铁子引领大漠铁骑攻陷中原若干大郡小城的原因,是历史战争的普遍起因,民族间的压迫、掠夺、仇视、侵犯。节三是关键,灰衣刺客天涯的死因说明了,死于铁子之手。而铁子误杀天涯后才知道,这位蒙面刺客居然就是抚育自己成长的山羊叔。天涯并无意伤害他人,他持木剑而来营救将军,既是为了自己对昔日首领的忠诚,更是为了一个孩子不能失去父亲。最后三句对话说明天涯此行的目的,他看着铁子从小没有父亲的悲剧,怎能再看到凤凤失去父亲的结局?
[color=magenta]强调:此处是第一笔的人性转变,天涯为国的死忠己转变为人性对爱的珍惜。[/color]

[b][color=blue]《叛徒》[/color][/b]
接前一首,这是第二个反派人物出场。从题目上就知道是那个魔障、面庞、凤凤曾经的恋人,后篇以玄衣代称的民族叛徒。
乍一看,觉得这个人相当自私,虽然他表达了对凤凤最虔诚的爱,但他不顾民族荣誉的做法就值得肯定吗?开始觉得这个人是个爱情的疯子、民族的叛徒。但细细体会觉得有很浓的异味,有两句话是隐隐不合这个论定的,凤凰要揭示一个比民族荣耀更深沉的思考。
“在趋同于兽性的本质上/谁才是谁的叛徒”如果玄衣和凤凤不是人,而是野兽,需要交合的野兽之间还存在什么民族仇视了?难道我们为了爱,就不能做一对撇世于外、纯朴相爱的野兽吗?
“呵,想我只一盏灯/残照不明夜色”以玄衣当时的风光程度,作为大漠铁骑的先锋应该不会说这么句没底气的话的。似乎有隐情,当然,顺读的时候没想到,是反复研读后的看法。

[b][size=4][color=#ff0000]顺诗情节(11~15)——

[/color][/size][color=blue]《囚徒》[/color][/b]
之前说过,先根据口吻确定每一首的诉说者是谁,是解匙的关键所在。这首的诉说者是实指被囚的将军,如果误解成是心囚,那就偏大了。
“他为什么偷走我的眼睛/那里折射出/二十年前西征初发时的剑芒/和归来时的落日余辉”将军发现敌方首领的眼神和自己十分神似,攻城之日所见,是如自己二十年前西征时一样坚定而充满豪情的剑芒。而铁子误杀山羊叔后极度悲痛,又神似将军当初西征吃了败仗、负罪而归的落魄。当然,铁子是将军的私生子,眼睛那么相像,更是客观上父子外貌相似的事实。
将军说如果骑马面朝夕阳一定不会践踏小花,说明二十年前征西他是吃了败仗而归的。回来时都是关进牢车,“辘辘的轮子”辗碎了他的异族之恋,当时他就是有心,也无力带走异族少女小花。
而当小花后来中原觅夫,将军却早己娶汉族女子为妻,并生下女儿凤凤。将军无法再重拾从前,这是基于对女儿和妻子的保护,他无论何时都身不由己地接受着命运的安排。

[b][color=blue]《花期》[/color][/b]
本首顺延前诗,是小花将幼年铁子托付给天涯后,只身留在中原。确定小花是本首的诉说者是因为段三出现的“面庞上留下的柳叶伤疤”,根据《师父》里柳叶伤疤的交代就明白了,将军遗弃的异族少女小花就是凤凤的师父。在小花的心地里,只有当年毫无瑕疵的异族恋情,没有任何民族之间的隔阂。她不但没有去伤害凤凤,还收她为徒,教她武功,既是想通过凤凤寻找昔日恋人的片影熟音,更是出于大爱无仇无恨的人性。

[b][color=blue]《玄衣》[/color][/b]
这首将本篇作品的主题敲响第一声,是继天涯的认识转变后的第二次人性转变,转变的人物是铁子。他本歧视柔性的汉人,在被玄衣击败后反而没有基于民族的仇恨去杀他,还任命玄衣为自己大漠铁骑的先锋,民族观念受到了第一次基于尊重事实本领的冲击。接着又发生误杀山羊叔的剧变,使铁子进一步认识到,民族仇恨远不及人性爱的光辉,天涯出于对将军的忠诚和对小花母子的怜惜,抚育着一个异族孩子的成长,这份浓爱之下,民族之间的仇视荡然无存。
在这种情形之下,铁子居然将玄衣由先锋升职为自己的贴身护卫,甚至可以挟剑相伴,甚至可以在他面前沉醉得毫无戒备,这是怎样的一种信任?
玄衣将红色剑穗换成白色,在月色下舞动,表达对白衣凤凤的思恋之情,这是个伏笔。
“要一场决斗/抖擞我对生命的敬意”铁子决定撤军,而在此之前,他想和敌方的首领将军来一场男子汉之间的决斗。将军是他的阶下囚,他本可以轻易杀之,但铁子更要的是:对生命敬意的告别。

[b][color=blue]《血花》[/color][/b]
这篇不好理解,要慢嚼字词。场景顺上诗,是铁子和将军之间的决斗。
铁子是用牛角刀的,段二出现“握剑的手在颤抖”,存疑。
“血花乍然开在我的脸上”,是其他人喷到铁子脸上的,是一个“她”,她是谁?再存疑。
“血花也开在她的脸上”,她胸前的血喷到铁子脸上,而她脸上也喷到了血,说明铁子也被杀害了。
“我们都惊愕了起来”,说明他们两个人都没想到对方的结局。
“就这样被民族的仇视刺杀”,铁子和这个女人都是被民族仇视下的阴谋所刺杀的。这个女人是谁?握剑刺杀他们的那双手为什么颤抖?杀他们的又是谁?
“带着母爱般的温暖”使我们有半成的把握认定这个女人就是小花,铁子的母亲。

[b][color=blue]《花语》[/color][/b]
“我的孩子睡了,请你们小声一点”,作品至此只有一对母子,那就是小花和铁子。“你们”说明刺杀他们的并不是一个人。
“收回的剑慢点”说明剑是两把,因为一剑两命的话,后一个被刺中的人血是不会从胸前喷出的。也就是说铁子和将军决斗时,有一把带着阴谋的暗剑从铁子的背后刺来,而小花为自己的儿子挡掉了这致命的高绝一剑。但是由于铁子的分心回身,将军那无情的剑也刺入了自己儿子的后背。铁子本可以不死,但他当时太惊诧了——信任的护卫玄衣暗杀他,母亲为救自己死在玄衣剑下,自己也失神死于将军之手。
[color=magenta]“孩子有一个英雄的阿爸/我知道孩子的心中他有多么伟大/把牛角刀舞成暴风狂沙/但我现在不知怎么告诉他/英雄是为了国家/还是为一个小小的家”小花就此唱出了全诗的第一个高潮,她以她善良的纯爱拷问所谓的民族大义![/color]
更为震憾的是,至死,小花也不改初衷。“再没有如此幸福的结局/这一瞬我有权力耻笑生命和岁月/长或短其实没什么意义/可不是?终于在一起……/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我的孩子!/还有——我的他!”

[b][size=4][color=#ff0000]顺诗情节(16~20)——


[/color][/size][color=blue]《老人》[/color][/b]
当前称得上老人的自然是将军了。“他终于跪下/跪向比民族更震憾人心的/一个女人、一个娃”,这是作品核心思想的再一次展示,己经很直白地交代出来了。“他终于跪下/跪向比国家更壮美伟大的/两个生命、两颗心”,反复强化了这个思想。
“他在作最卑微的一次爬/但谁又会/去可怜他”凤凰要我们知道,这种痛是难以抵抗、更难以阻止它发生的。是什么注定要成为所谓民族大义的牺牲品?
到此,天涯夫妇和将军、小花、铁子之间的戏全部结束,主题己显明出来。
余味就是凤凤和玄衣的归宿,因为这对爱情不同于前两对爱情,既没有逃避,也没有放弃。似乎这对爱情的结局才是我们最切身的指引,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抉择!

[b][color=blue]《杀局》[/color][/b]
段一、段二是解开阴谋杀局现场的钥匙,表明玄衣其实是知道小花和凤凤都伏身现场,但他基于民族使命,不能错过刺杀铁子的最佳机会。铁子在决斗前明白自己未必能取胜,才将“大漠的地形秘道”交付他信任的玄衣(要读后面的诗才知玄衣为何此时动手)。至此,作为将军的一颗棋子,无间道的玄衣再不用隐瞒自己的身份了,杀掉铁子,即可令大漠铁骑群龙无首而不攻自破,民族使命即可完成。
[color=magenta]“本不该弃剑/既然牺牲了爱情/就该将其他的一切抓紧/但那不是一片偶然坠落的树叶/她用整个身体承受一次阴谋/我应该向殉难的生命致敬/就象我对假以籍口的民族任务/弃剑可能意味死亡/总比卑鄙来得舒服一些”我引用全段,因为句句关键,这个地方是第三次人性的转变,反映人物性格并不是僵化的默认设置,而和情节发展切切相关。[/color]什么转变?玄衣刺杀铁子,没想到小花竟然以命护子,玄衣受到了震动,如果他不拔剑,很可能被埋伏一旁的凤凤刺杀,拔剑则可抵挡。他还是选择了将剑留在小花的身上,弃剑静待凤凤的举动,他不想继续卑鄙下去了。小花和铁子的死震撼了他,所以他握剑的手颤抖了(呼应前诗)。他开始质问自己,错在哪里?“如果你要杀人/那必有另一场杀局/捕杀自己的灵魂”,就是这样!

[b][color=blue]《红尘》[/color][/b]
以下诗节分两条线延伸核心思想下的正确抉择。一条是玄衣的思悟,一条是凤凤的行止。
本首玄衣赤裸裸地揭示了战争的本质是多么地丑恶,几只夺食的恶狗与一户普通人家的幸福场景相比,一碗稀粥也胜过美味的骨头。
玄衣给了凤凤一个结果,他不奢望凤凤的同情,也不后悔。因为他认了命运的安排,注定要有人血祭,才能清洗这混沌的红尘。
他怎么选择个人的生死的?这首没有交待,见下诗。

[b][color=blue]《绝恋》[/color][/b]
凤凤的回忆告诉大家,玄衣最终活得象个汉子。民族战争的阴谋并不是玄衣的错,这是无关他个人人性的罪恶。凤凤永远以玄衣而骄傲!
“原谅我!我深爱的男人啊!原谅我!/那一剑,还一个清白的爱情给人间/那一剑,照耀得民族荣耀丑陋无比/那一剑,刺向我深爱的男人和内心/那一剑,挽留了千万个战士的生命/我知道这样你才幸福/因为你永恒在我的怀里”
玄衣没有抵抗地死在凤凤的剑下,凤凤以诛杀谋害铁子凶手的名义,且携大漠地形秘道在手。从软硬两方面牵制大漠铁骑返回大漠,避免了两族之间进一步战争对平民百姓的伤害。
“我深爱的男人啊!/如果明月真的泄了密/千年以后我希望这只是/爱情的一个传奇”凤凤再次强烈表达,明月会见证历史,传奇的只有爱情,没有什么民族之间的仇视和敌对。
[color=darkorchid]只要是人,我们就只有一个民族——人族![/color]

[b][color=blue]《凤飞》[/color][/b]
本以为是一个恢宏的歌唱收场,却未曾想到如果精致地鱼尾一摆。
凤凤己将曾经的异族称为“我的族人”,将军和凤凤在大漠里生存下去,算是担负起铁子的重担也好,算是偿还欠下小花的情谊也好,他们都和族人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还有一抹难以抹灭的对中原的追怀之情,便寄于普照人间的明月,让它去见证历史的光辉。
[b][color=red][size=3]由人评说谁是谁的叛徒,我们的信仰只有心灵的天空。[/size][/color][/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Archiver|东台网 ( 苏ICP备12002408号 )

GMT+8, 2025-9-18 07:01 , Processed in 0.240839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