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6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21年历史的短信要说再见了?

[复制链接]

887

主题

23

好友

62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18 14:51
  • 签到天数: 540 天

    [LV.9]以坛为家II

    东台义工 生肖龙 魔法钻戒勋章 煽风女王1000 绝世好妈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3 22:51: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近日召开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移动表示将启动融合通信端到端系统测试,并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启动现网测试。这意味着,小伙伴们以后可以在WIFI或者3G的网络环境中,像iMessage、微信等一样发送文字、图片、位置了。传统意义上的短信或许至此就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短信真的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吗?扬子晚报记者昨天就此展开采访。     扬子晚报记者 薛蓓
        短信将亡?
        移动正在力推“融合通信”通过网络发送图文信息
        昨天,记者就“短信退出历史舞台”相关问题咨询江苏运营商人士,对方证实,已经看到了这方面资料。中移动确实在力推“融合通信”,今年有计划展开测试。不过,这其实是跟未来4G业务相关的概念之一。
        有网络可发在线信息,无网络可发短信
        据介绍,中移动在刚发布的《下一代融合通信白皮书》中,对未来业务提出了“三新”概念,即新通话、新消息、新联系。其中,“新通话”是指为用户提供更新更好地通话体验,比如有高清视频通话,一键发起多方通话等。“新联系”是说运营商直接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联系人管理,包括群组、个人名片、网络地址本等功能。
        而“新消息”,是指在手机中直接提供融合的消息界面,在手机原有的消息界面中,就能支持多种媒体格式的消息交互和群组通信,同时还能兼容传统短信彩信功能,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这其实是包括文本短信的”,业内人士解释,融合通信中也是可以提供传统的文本短信功能的。一方面有点像iPhone的iMessage,在有网络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网络发送,在没有数据网络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短信发送。
        以后无需下载软件,可群发图文信息
        “但融合通信的功能还不止于此”,据介绍,有点类似微信,直接在手机上无需下载软件,也可以发送文字、图片、位置等通信功能,并可以同时发送给多位用户。据介绍,总的来说,手机以后的信息功能要比目前的短信为主丰富得多。
        记者发现,中移动强调的“融合通信”和目前微信等方式相比,区别在于以后手机可能一出厂就带有自带的系统,运营商系统与手机终端整合,这让用户无需再下载应用就可以使用音视频通话、多媒体消息、群组聊天等通讯功能。
        业内人士分析称,这并非意味着短信很快就要退出历史舞台、跟用户说“再见”了,融合通信也包括传统文本短信。
        你知道吗?
        短信已经有21年的历史 全球首条短信“圣诞快乐”
        短信这个概念1984年由芬兰工程师提出,但直到1992年才在英国成为现实。1992年12月3日,一位22岁的英国工程师尼尔.帕普沃思利用自己的电脑向英国电信商沃达丰公司经理理查德.贾维斯发送短信,祝福后者“圣诞快乐”,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帕普沃思并没有收到回复,因为当时手机并不能发送短信。
        直到1993年,诺基亚才推出全球首款可以发短信的手机。
        专家意见
        短信不可能马上退出 移动此举是为争夺市场
        融合通信对于用户来说意味着什么?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运营商此举主要是为了与现在流行的OTT、即利用运营商的网络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的服务,如微信等来争夺市场。而去年联通携手腾讯试水微信沃卡,电信联合网易力推易信,也已经踏出了探索OTT的脚步。
        国外还有大量的短信应用,会考虑用户需求
        “短信不可能马上退出历史舞台”,江苏赛联信息产业研究院科技情报中心主任张晓东也认为,运营商不会主动退出短信业务,因为目前还是有可观的使用量和收益的,“这是一个客户多层次的问题,应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短信在国外使用量也依然很大,包括在美国”。从融合通信发展来看,首先,毕竟上网对手机有需求,智能手机有一定门槛,对用户使用也有要求。对于习惯文本信息,不喜欢上网的用户来说,仍然需要为他们提供传统短信服务。
        虚拟流量不像自来水,价格不会无限上涨
        跟目前短信收费相比,随着在线化“短信”越来越普及,是否意味着流量费用越来越大?张晓东结合国外经验认为,这也未必,“网络流量资源是虚拟的,不是自来水”。从成本角度,能提供多大的流量只关系到频段的承载和设备,取决于带宽扩大和设备性能提升,使用的人多和少并不会直接影响到价格。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运营商的在线化业务越来越多,对于用户的总体上网资费水平来说,还是可能会出现上升的,特别是年轻用户。
        用户调查
        多数人表示不应取消短信 最关心“会比以往花钱少吗”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过年除夕当日发送量达到110.4亿条,比上年除夕下降了8%。而从除夕到初七的8天内,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3674.6万G,同比增长86%。
        年轻人担心老人不会发“新信息”
        对于短信,记者身边大多数用户是很有感情的,从事IT业的张先生一听到这个消息就表示,发短信的硬件门槛很低,什么手机都能发,短信不能取消,不然他就会很担心经常联系的人中不用微信的亲友,会不会联系不上自己了?从事媒体业的马女士认为,如果短信彻底融入在线信息,那真是有划时代意义,她关心的是“会比以往少花钱吗?”还有点担忧,“老年人能跟上潮流吗?得充分考虑他们的需求和特点啊!”
        短信在没有网络信号时不可或缺
        众多微博网友参与该话题讨论。有网友认为:“如同电报的命运,短信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也有人认为,“以前大学时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发短信,现在的学生不仅可以发消息还可以发语音、FaceTime。不过短信在没有WIFI和3G信号的情况下还是不可或缺的,说退出历史舞台还为时尚早。”“非智能机和老人机怎么办?”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5751

    主题

    52

    好友

    976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天前
  • 签到天数: 220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大红鹰盾勋章 八方游侠勋章 铁面刺客勋章 传承史官勋章 无私献爱勋章 恩爱夫妻勋章 点火大王1000 绝世好爸

    2#
    发表于 2014-3-5 12:35:18 |只看该作者
    短信退出是早晚的事情,就跟BP机、小灵通一样!


       愁是一天,乐亦是一天,何不快乐度过?! 有事请Q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5

    主题

    10

    好友

    9682

    积分

    超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11-19 06:56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魅力公主勋章 魔法钻戒勋章 六角金架勋章 梦想女孩勋章 神话天语勋章 落叶飘零勋章 天下飘红勋章 煽风女王1000 绝世好妈

    3#
    发表于 2014-3-5 17:52:24 |只看该作者
    现在用得真的不多。都是学校的短信或是广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好友

    15

    积分

    花拳绣腿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4-4-30 21:46:1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好友

    7

    积分

    弱不经风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4-5-1 01:58:4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好友

    7

    积分

    弱不经风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4-5-1 05:41:3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好友

    15

    积分

    花拳绣腿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4-5-1 08:04:3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东台网 ( 苏ICP备12002408号 )

    GMT+8, 2025-9-18 18:03 , Processed in 0.10416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