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16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0-9
- 最后登录
- 2013-4-4
- 阅读权限
- 100
- 帖子
- 853
- 精华
- 4
- 东论币
- 2212
- UID
- 29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本帖最后由 半月弯刀 于 2012-11-29 09:02 编辑
隔江犹唱 发表于:08-11-15 20:21
笔者工作之余喜欢到西祀胡同东台的各论坛闲逛,时间虽然不长,每天也就一二十分钟,但所谓久病成医,看多了也能看出一些门道。总体印象是:山头林立,流派纷呈,特色不鲜明,人气不旺盛。就和我们东台的商业经营一样,看似满大街的商店,一派繁荣;其实家家都在惨淡经营,年底盘点,入不敷出的居多。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因为论坛并没有收入。
我大略数了一下,零零总总,东台各种论坛有四十多个,印象较深的只有“都是东台人、东台城市论坛、中国东台、东台印象、江苏沿海经济论坛、东台论坛”等几家,其他小论坛基本上是访问过一二次就“黄鹤一去不复返”了。
谈谈我对几个稍大的论坛的印象。
都是东台人——好像是目前东台访问量最大、人气最旺的一个论坛,据说七年前就创办了。在当今这个飞扬浮躁、喜新厌旧的年代,能沉着气坚持七年做同一件事,非常难能可贵。就凭这一点,它做老大当仁不让。我对它的印象是像一个杂货铺式的大超市,客流量不小,营收也不少,就是商品档次不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板油成份复杂,置顶的帖子水平不高,标题党、抄袭之作屡见,个别置顶写手极度自恋,老写些下半身的文字自娱,把肉麻当有趣,却影响了大部分板油们读帖的兴致,也降低了该版的品味。有时弄些人在里面舞刀弄枪,板砖横飞,做传统武术表演,比如电信队对广电队,打得头破血流,搞得里面乱烘烘的,版主并不制止,甚至有纵容之嫌,我估计这与版主的经营理念有关,流量第一。和商场一样,靠炒作为生,长此以往经营业绩终究会下降的。当然也偶有好帖子和好话题,只是版主不会遴选和引导,让明珠暗投了。
东台城市论坛——原来好像叫东台人论坛,不知怎么改了这么一个名字,就像很多大学改名一样,最后反把自己的特色改丢了。东论这一改至少把农民兄弟改跑了不少。这个论坛似乎以教师和公务员居多,有一定的文化层次,是东台各论坛人文年息最浓的一个论坛,原创的好帖子不少,当然也不排除文人的纸上谈兵、无病呻吟。我觉得它就像金鹰、大洋百货之类的商场,有一定的品味和追求,商品质量不错,价格也不菲,所以逛的人也就相对少一些。这与版主的追求有关,质量第一,这个方向是对的,就是需要时间积淀,人气才会越聚越浓。当然,这个版的版主还是比较会掌握尺度的,有堵有疏,该引导的引导,该删除的删除。(但昨天我看到几位版主在一个关于城坛发布谣言的帖子上和别人抬杠,就有点有失风度了。对各种观点,作为版主最好少作评论,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否则又会黄海家族开大会,惹众板油晒笑)。
中国东台——招牌一亮就有点派头,把父亲盐城和爷爷江苏甩到一边,直接和曾祖父中国挂上了勾,英气逼人,让人望而生畏。这个论坛好像有点ZF背景,所发的帖子大多与ZF工作有关。至少版主是大院里的人,热衷于统计在胡同口露脸的次数,习惯上和我们的ZF官员喜欢在电视上表演一脉相承。所发帖子好像是从《东台日报》上翻驳下来的,官样文章居多,就像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中批评的那样,“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可读性不强,有影响力的原创好帖子不太多见。不过我也发现它的一大优势,就是对东台经济发展的关注度较高,官方数据也不少,建议这个论坛不如改为“东台经济论坛”,以吸引一批关心经济的仁人志士来为东台发展出谋划策。
东台印象——几个文学琼瑶和奶油男生约会的沙龙,这里充斥着张爱玲式的怀旧,弥漫着无病呻吟、无聊郁闷、自艾自叹、顾影自怜的情绪,脂粉气很重,就像一所韩国烧烤或日本料理店,好看但卖不过东台的烧饼油条。但她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图片不少,尤其是老东台的,这是一大优势,建议该论坛往文学评论、音乐评论鉴赏、影评、图片方向发展,在深度上挖掘,也能吸引一部分文学青年。
江苏沿海经济论坛——严格地说它已经不算东台人的论坛了。版主器宇轩昂,视野很宽,眼角很高,身居茅屋,胸怀天下,有一种高高在上,鸟瞰众生的意味。着眼于沿海开发,做的都是经天纬地的大文章,让笔者每每看了总有点眩晕。不过版主前段日子不合时宜的台独言论让沿海兄弟们很是不爽,导致人气下滑。既号称“沿海”,就不能贩卖台独,搞一股独大,要带上兄弟们一起混,这一点该版版主定要谨记。我怀疑它和“中国东台”一样也有ZF背景,版主至少是财政部门的人,似乎是一官网,政经色彩较浓。不知道是什么部门什么人,跑到西祠这种民间场所开这一论坛,目的是什么?
东台论坛——一个标准的草根论坛,它使我想起北京板爷臧天朔。粗俗、喧闹、一惊一炸的,有时也不失柔情。又像徐记拉面馆,虽满地卫生纸,苍蝇乱飞,但也有人光顾。几个版主文化水平不高,自娱自乐,互相吹捧,倒也有趣。所转发帖子有稀奇古怪的、有刺激好玩的,就是看不到原创。我建议以后就专攻报刊文摘,往愤青之家方向发展,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洲,也是不错的选择,定能吸引眼球。
再往下数就是一些独守青灯的尼姑庵式的所在,不值得一评了。
一时兴起,随手涂鸦,只是一家之言,并无恶意。我总以为,论坛要有人批评,说明还有人关心,如果都像中国足球一样无人喝彩,被央视封杀,那才可悲。这个帖子可能要开罪于各论坛教主,有雅量的就把它放上去,器量狭窄的就把它踩下去,我倒是无所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