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文:失去读者谁之过 (作者:赵兴华)

[复制链接]

4730

主题

14

好友

7403

积分

管理员

一生钟爱袖袖

Rank: 9Rank: 9Rank: 9

千变幻魔勋章 心莲怒放勋章 炫彩一击勋章 神话天语勋章 蓝蝶贵冠勋章 恩爱夫妻勋章 点火大王1000 我是色狼 绝世好爸 实体店铺 网络店铺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26 10:07: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小说失去读者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人归罪于生活节奏的加快,有人归罪于其他媒体的争夺,也有的说是人们忙于挣钱减弱了阅读的兴趣和热情。我认为这些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我们的作家,在于我们的作家写出的作品离读者要求越来越远了。凡是下过饭馆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饭菜吃着可口下次还想再来,反之就是倒贴钱也不做这里的回头客。其实写书的人和做饭的厨子很有些相似,前者制作的是精神食粮,后者制作的是物质食粮,既然都是做给别人吃的东西,就必须要考虑食客的口味。
  可是,我们现在的作家又有几个还顾及读者的口味呢?他们或在功成名就之后,躲进小楼成一统,两耳不闻窗外事,靠着最初挣下的那点老本怡享天年去了;或在得到了名利地位之后,收起早年的锋芒和棱角,站在高高的云端改唱赞歌去了;有些人虽不甘沉寂,却也丢失了作家的良知和责任,为五斗米折了腰,变得比那些奸商还卑鄙无耻。看看当今之文坛,真正可以让读者争相传阅、爱不释手的书籍能有几部?真正反映现实生活、反映民众疾苦的佳作能有几篇?

  纯文学也好,意识流也好,朦胧诗也好,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角度讲,读者并不一定排斥。可是,若不考虑读者的渴求,过分张扬个性化写作,强迫读者接受所谓的阳春白雪,岂能不失去读者?人们是喜欢读小说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捧着小说走过自己的人生之路,人们通过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的变化,人物命运的起伏,可以了解社会、体味人生、净化灵魂。可是现在的小说让人实在看不进去了,越是有了些名气的作家,他们的小说就越让人看不懂。难怪有人叹息,“不是不想看,是实在看不懂。”我也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算是个文学爱好者,我觉得我的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还不至于那么低劣。为了让自己看进去,我甚至强迫自己朗读,仍然读不不进去。我实在搞不懂,这样的小说究竟是写给谁看的呢?
  不知从何时起,小说可以不写故事了、可以没有人物了、可以乱用人称了、可以忽略时空了。更有甚者居然好几页不分段落,更有甚者连标点符号都可以省略了。有的作家说,“是个人就能看得懂的东西,还能称为纯文学吗?”“我的东西是写给我自己的,干吗考虑别人喜欢与否呢?”“我才不在乎有没有读者呢,我写的东西本身就不想让俗人看。”那么我要问了,既然不是写给“俗人们”看的,为什么还要拿来发表呢?买书看的人可都是俗人呀!既然想远离“俗人们”,为什么还想方设法地四处推销?你的销售对象又有几个是脱俗之人?顺便说一下现代的诗歌,居然可以不讲究合辙押韵,居然可以一句几十个字甚至上百字。我曾经向一位诗人讨教,请他讲解一下他的一首诗,他居然说他也说不清自己的诗表达的是什么。这样的作品能有读者吗?这样的作品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吗?
  有人把责任推给出版社,我不否认出版社的审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家们的写作自由。但是我们也应该承认,现在的出版社较之以前已经开放了许多,因为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出版社不得不考虑读者的需求,否则断了奶的出版社早就饿死了。正是因为出版社考虑到了自己的生存,才使得那些所谓的“美女作家”写出的低级趣味的文化垃圾得以出笼,才使得那些乳臭未干的“少年天才”写出的“惊世”之作充斥文坛,才使得那些名存实亡的名家大师写出的平庸之作继续霸占市场。
  如今的作家根本不用再去体验生活了,也没有必要再去观察社会、了解社会了,因为写出的书再破再烂,只要炒作得当,只要有人吹捧,就能把读者的钱骗进自己的腰包。据说,一位当今走红的女作家,在写作初期就主动把自己的肉体奉献给了几位把持文坛的大作家,以此换取了他们的抬爱。难怪有人说要想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女性最好先去整容,男性必须得先变性。还有一些青年作者为了一鸣惊人不惜用重金收买那些知名大师,开个所谓的作品研讨会,会后暴撮一顿生猛海鲜,然后再塞给每人一个红包,自然就会有人对你的大作赞不绝口了。难怪有人说我们的文艺批评是一片莺歌燕舞,只报喜不报忧,我们的批评家都修炼成了活菩萨,只会说善哉善哉。

  我们的文学现状使我想起了郊区的菜农,只要哪种菜抢手就一窝蜂地抢着种植,根本就不考虑明天的市场之需求。远华案不是热点吗,居然在一夜之间炮制出了十几个不同的版本“内幕”;《谁动了我的奶酪》不是热销吗,紧跟着就有谁动了我的“蛋糕”、“面包”、“汉堡包”、“土豆”一连串的疑问;小说不是可以搭乘电影电视剧的快车吗,那边厢刚一封镜,这边厢的小说版已然捷足先登了。作家们的快速反应让维和部队汗颜,作家们的功利性令商人折服,作家们的“先锋”和“前卫”精神真可谓发挥到了极至。
  失去读者的确是文学的悲哀,可怕的是这种悲哀仍在继续,可怕的是我们的作家明明知道这种悲哀的症结所在,却熟视无睹,依旧我行我素。如果仅仅依靠炒作和收买的拙劣手段欺骗读者,如果仅仅依靠摘下胸罩、撩起裙子、扯掉内裤的低俗伎俩吸引读者,如果仅仅靠名气和卖弄来维持自己的读者群,我想我们的文学离最后的悲哀――死亡也就不远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手机版|Archiver|东台网 ( 苏ICP备12002408号 )

GMT+8, 2024-5-2 08:26 , Processed in 0.11829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