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白先生散文《江苏东台:有个古灶村》

[复制链接]

2363

主题

38

好友

422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0 11:15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生肖蛇 大红鹰盾勋章 一城霸主勋章 六角金架勋章 炫彩一击勋章 传承史官勋章 无私献爱勋章 点火大王100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8-17 15:01: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据史料记载,广东省有三个古灶村: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内和肇庆市广宁县潭布镇各有一个山清水秀、人勤物丰的古灶村;佛山市石湾镇高庙路还有个历史悠久、兴旺发达的南风古灶村。该村始建于1506年明朝正德年间,至今已有517年历史。
    殊不知,江苏东台也有一个古灶村。


    有资深学者对《徐氏远祖世序探录表》和《茂盛公铁索河支谱资料》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结果发现:南宋绍兴元年进士徐邦大,授崇政殿说书,后升任江州参军。南宋隆兴三年,金兵掠苏,徐邦大家道衰落。为了躲避战乱,他挈妇将雏,由苏州阊门阖家迁居现在海安市的栟茶。所以,我们通常称徐邦大为栟茶徐氏一世祖。


    徐邦大生君玺,君玺生文远,文远生徐霈,徐霈生徐暄,徐暄生徐竢。徐竢排行千四,为栟茶徐氏六世祖。


    元朝大德年间,距今700多年,徐竢的儿子徐进业(字茂盛)因为生计,由栟茶迁于现在的南通市、海安市大公镇噇口开荒种地,繁衍子孙,养家糊口。现在到海安市,大公镇的噇口还可以找到茂盛公的坟冢。


    从茂盛公之子寿六(字君明)开始,经历了文信——徐兴——德达——徐仪——徐枢——徐轼等六代承递,到了西分德达公支九世祖徐应和(字爱塘)。据《南州东海堂·徐氏族谱》记载,爱塘公生三子:大能、大熊、大胜。大能,族谱无记载。大熊生三子:国宝、国珍、国玺。其中长子国宝坚守故地;次子国珍迁至力乏桥东北范家庄,又名陈家庄;三子国玺迁至徐家庄。大胜生三子:国珠、国贤、国裕。康熙己丑年,长子国珠(字正明)移居操兵舍,操兵舎就是现在的东台市唐洋镇鼓劲村(公元1966年10月前称古灶村),乐园村境内;次子国贤无嗣;三子国裕迁至现在的东台市富安镇滥港河北(原东台市富东镇、南沈灶镇一带)。


    明弘治12年,两淮转运盐使司,在富安场向东开发了三条古洋河,主要功能是水运盐巴,引海水烧盐。明正德15年,泰州派姓唐的官员到古洋河一带负责管盐,管鱼,就食住唐家洋(现在的唐洋镇)。清朝初年,东台盐业为两淮盐业的十分之七;康熙癸卯年,两淮盐税占全国税课的三分之二。淮南中十场的白盐,滋润了泰州的发达,造就了扬州的繁华。而中国古代第一盐业中心——东台,商贾往来,水陆码头兴盛发达。


    老洋河弯弯曲曲正好经过当年的操兵舎。


    为了防汛,清代初年,富安场派了五位官兵到海滩上找一块空地,招募民工,进行操练。操兵舎就是春秋两季操练防汛民工的专用地。传说中的操兵舎,其实就是设有食堂,仓库、宿舍,公室的几十间茅草房,和一块十几亩田大而平整的训练场。


    在清朝的版图上,不易找到操兵舎这个地名。但在建国后唐洋人民公社的地图上,操兵舎的地名赫然在目。上世纪60年代末,几个解放军绘图员,向在古灶村部排演的我询问操兵舎的遗址,是古灶村的徐主任让我喊爷爷一起去十五引(防汛兵撤防后,操兵舎就变成了一片荒草地,故称十五引)去勘察的。印象中,一眼望去,除了棉花田,还是棉花田。较为醒目的是大田北边的河岸上有两间茅草房,那是民兵徐其山日夜值岗的住所。


    康熙己丑年,大胜长子国珠(字正明)之所以移居操兵舎,是因为倚靠洋河,可以垦荒种地,还可以利用海草、海水,砌灶烧盐,卖盐为生。


    当时,东台范公堤东烧盐的灶还比较稀少。康熙辛卯年,国珠一家,树雄心,立壮志,在操兵舎的东边,老洋河的拐弯处,砌了一口名震遐迩的大灶;还平整了一块有2亩田大的晒场。古灶由此而得名。听爷爷说,上世纪中叶,徐永维家西山水塘(老洋河的1小段)边上,就有1口当年祖辈们烧盐用的大锅;晒场就在现在吴太山家的西边。今年春天,我去考察古灶遗址,老辅导郭功浩指着一片麦田,很有感慨地说:“时过境迁,现在连‘古灶’的影子都找不到了。但古灶这个地名却沿袭了两个半世纪。”


    康熙己丑年,国珠生海量。乾隆庚午年,海量生元德。从乾隆乙未年到乾隆甲寅年,元德生了五个儿子:廷芳、廷兰、廷高、廷甫、廷英,简称“老五房”。


    这是古灶村的南半区;与之相对应的北半区还有个“老八房”。两区徐氏族人,支锅烧盐,大办农业,发展副业,家畜兴旺,人寿年丰。因此,有了200年历史的古灶,又有了一个远近闻名的新名称——古灶墩子(也称徐家墩子)。


    自康熙辛卯年,国珠开始烧盐为生,到乾隆甲寅年,古灶虽然经过三四代人的努力,增加或改建了十几口烧盐的大锅,但因为陆地东移,洋河断流,古灶村的盐业逐渐衰败,最终无以为继。此后,男丁们去弶港、三仓贩私盐,先是扛着或挑着盐巴跑海安,或扬州去卖,后来,发展成用木头制作的小独轮车推运。解放初期,我家还有两辆独轮车,主要是运草到李堡、或海安去卖。妇女们都下田斫草,开荒种地,挖塘取水,春华秋实,极大地提高了生活水平。


    到了清朝末年,古灶村已发展成人丁兴旺,农产丰富、具有700多人的居民点,除极少数王姓,储姓、吴姓外,95%以上都是徐氏家族“老五房”“老八房”的后代,。


    民国初年,古灶村属于军阀孙传芳的领地。在1930年后的蒋介石统治时期,古灶村下辖第四保1、2、3队和第五保4、5、6队,隶属于东台县张灶乡。


    1949年建国后,古灶村已经发展成有232户人家,960人,耕地4800亩的大村。于是,被划为两个村:北半区1、2、3队为古灶村;南半区4、5、6队吴东村,皆隶属于唐洋区新联乡。吴东村设一所初小。1959年9月到1963年7月,我在该校读完初小,并考上了张灶乡高小。


    1956年9月——1957年8月,新联乡和东兴乡合并为东兴乡。鼓劲村已有302户人家,1192人,划归唐洋区东兴乡管辖。1957年9月——1959年8月,东兴乡,官坝乡联合组成张灶乡,古灶村再次隶属张灶乡。


    1958年10月,唐洋区政府将原来的张灶乡、新街乡、高元乡三乡合并,更名为唐洋人民公社。因此,古灶村名前又出现了“唐洋人民公社”六个大字。


    1962年7月,古灶村改称为“唐洋人民公社古灶大队”,下设6个生产小队。


    1966年,“古灶大队”更名为“唐洋人民公社鼓劲大队”。从此,它失去了历史的古老色彩,增加了现代的政治光环。


    古灶——古灶村——古灶大队,先后历经了257年。


    图片
    1983年,鼓劲大队又改名为“唐洋镇鼓劲村民委员会”,至今未变。


    走进现在的唐洋镇鼓劲村(老古灶村)你就会发现到处莺歌燕舞,旧貌变新颜。自康熙己丑年,国珠移居操兵舎以来,到1962年,古灶村只有极少数人读过师塾或小学,几乎全部是面朝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从1963年到2023年,从郭垂贤考上南京大学开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鼓劲村(老古灶村)总共有145人考上了大学。他们正奋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岗位上。


    鼓劲村(老古灶村)现有518户人家,1516位村民,家家安居乐业,人人追求小康:现有耕地3143亩,庄稼长势茂盛,年年收获颇丰。全村有320户人家住上了楼房,有200多户人家有了小汽车;55家养鸡专业户,科学养鸡70万只,家庭年收入平均20多万;300家养蚕大户,勤劳致富,年收入平均每户增加两万多元。村内交通便利,标准化水泥路,通达每家每户;不论主干、还是支干河上,一律架起了坚固的钢筋水泥桥;重视环境保护,杜绝废水排放,河内清波荡漾,鱼儿在里面嬉戏游晃;村部理发店,超市、饭庄、农具加工修理厂,人来人往,热闹非常!村里的精准扶贫,成就突出,受到县级以上多次嘉奖。


    早晨,男女老少天天有人在村党支部前的运动场上锻炼身体;晚上,一排排路灯,整整齐齐,全部通亮,一排排绿树,相映成趣,人人赞赏;广场舞跳得青春律动,激情奔放;村卫生室,服务周到,医术精良;雨天,雪天,夜晚,村图书室内,灯火通明,座无虚席,鸦雀无声,人人都在补充精神食粮;


    2014年以来,鼓劲村(老古灶村)新建了“江苏东台自动化养蚕示范园”,同年被表彰为“江苏省蚕桑产业强村”;2016年被评为“江苏民主法治示范村”;2018年,被评为“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


    过去的古灶村,现在的鼓劲村,正阔步走在幸福安康,美丽富饶的康庄大道上。


    这是几百年历史的丰厚积淀,先辈们的筚路蓝缕,勤劳智慧;古灶人,特别是鼓劲人的奋发进取、励志拼搏所铸造的伟大荣光。




    2023.8.14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弱不经风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3-8-17 15:02:0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弱不经风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23-8-17 15:02:25 |只看该作者
    相当不错,感谢无私分享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弱不经风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23-8-17 15:06:1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弱不经风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23-8-17 15:07:0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弱不经风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23-8-17 15:08:5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弱不经风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23-8-17 15:10:5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东台网 ( 苏ICP备12002408号 )

    GMT+8, 2024-4-29 11:24 , Processed in 0.147923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